讓我想起自己累積第一桶金時的時期,
雖然沒有版主辛苦
不過也是有精打細算才能夠一點一滴累積起來
因為之前某些際遇讓我對累積財富很灰心
所以大學時代雖然同時三份打工
但都是秉持及時行樂的態度當月光族
直到出社會後警覺自己不能這樣下去了
才開始想要存錢
那時也是靠節省讓存款在一年內從小卡奴變成有6位數的結餘
但是要很節省就是了
早上泡一杯阿華田加三片口糧大概10元
午餐晚餐都在公司吃一餐25(科技公司大概都會有員工餐飲,一餐公司補貼25元)
現在想起那段日子覺得其實這樣也還好
並不會說因為節儉就讓日子感覺非常辛苦
可是看著存款一點一滴的增加就感到很踏實
說到存款我其實都沒存過任何定存
當時是一有結餘就買口袋名單中的定存股
為了分散風險大概持股五種左右
例如這個月買中鋼
下下個月就買台橡(一個月扣掉給家裡的錢跟房租等生活費大概剩一萬左右,所以平均兩個月買一張股票)
也是像版主一樣選擇大約10%殖利率的好公司買進
版主說的沒錯
其實要找到殖利率12%以上的股票是有可能的
如果股市在相對低點時買的話
前面有版友提到定存股的風險
其實投資股市本來就有風險
不定數也是存在
可是天底下沒有存在既沒有風險又有超額報酬的投資
至少有分析過
選股有做過功課
把風險控制在自己能掌握的範圍
投資不就是這麼回事嗎?
當然我現在講這個一定又會有人不以為然甚至跳出來反駁
對定存股的口水戰之前的文章已經大樓都開到雲端去了
不過投資是以勝敗論英雄的,
過程沒有誰對誰不對
只要能為自己賺到錢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所以我也是會用這方法繼續下去
也祝版大投資順利
繼續往財富自由的目標邁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