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FaFaFa wrote:一堆上市櫃公司的營收...(恕刪) 造假是不至於~~不過經過過度"整理美化"倒是有可能~~如失業率未再飆高...可能是因為"無薪假"這灰色地帶的影響~~還有 主計處的國人每月平均收入是"每月固定薪資x12+年終三節+其他獎金/12"... 經濟好時可能大家感受就沒這麼強烈~~經濟不理想時...問沒半個薪資在主計處數據之上的... 那就讓民眾覺得是自己相對便窮的... 還是政府唬爛~~
heimaykiwi wrote:另一個原因是:現在台灣改採所謂"IMF權責制"來計算GDP,在中國大陸企業所產生的數字,即使不匯回,都可算在內,雖然所謂GDP是指domestic,*國內*生產。。。。這網上都查得到。所以,GDP再漂亮,反正現金都在那邊,薪水花在那邊,消費也在那邊。這種數字有啥用?去年GDP數字漂亮,可我身邊的朋友(不敢說大多數人,因為我不知道大家都怎麼想)都沒感覺,一來是前年情況太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上述原因。...(恕刪)
16FaFaFa wrote:這個有感覺,我家旁的...(恕刪) 據說某個島國CPI算法是假設今年蘋果是物價指標但是今年比去年漲就用季節性調整把它換成跌的水果如水柿這樣一定可以美化的什麼都漲用走的還好我的資本漲幅用飛的所以沒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