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精闢的一篇文章,謝謝財報狗大大願意分享這些資訊.綜觀這10年下來,2002最大的經營風險,似乎是來自於政治層面自王鍾瑜後,中鋼董座一直是政治考量下的決定,郭炎土 (老中鋼人,前生產副總)林文淵 (政治人物)江耀宗 (曾任華航董事長)林文淵 (政治人物)張家祝 (大學校長/政治人物)鄒若齊 (老中鋼人,前業務副總)而不同董座間的專業選擇下,中鋼業務經營也逐漸越來越多元化,轉錄維基百科,目前中鋼轉投資項目:"轉投資除了鋼鐵業之外,中鋼也在其他產業或建設進行投資。在台灣積體電路、唐榮鐵工廠、高雄捷運公司、漢神巨蛋、台灣車輛等公司擁有股份,並轉投資江蘇省的無錫東元電機、馬來西亞的彥武鋼鐵、加拿大的中加生物科技、日本的東亞聯合鋼鐵等。維基百科--中鋼: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9%8B%BC%E9%90%B52012又要總統大選,目前情勢看來很有可能會再次政黨輪替,若再次政黨輪替,以中鋼龐大的企業規模與資源,中鋼經營團隊大概又要再次改組換人了...可惜了這麼一家優質的企業.....
wucl_2008 wrote:綜觀這10年下來,2002最大的經營風險,似乎是來自於政治層面2012又要總統大選,目前情勢看來很有可能會再次政黨輪替,若再次政黨輪替,以中鋼龐大的企業規模與資源,中鋼經營團隊大概又要再次改組換人了...可惜了這麼一家優質的企業..... ...(恕刪) 中鋼2003~2007剛好是很賺錢的時候, 每年都配3~4元. 正是林文淵當董事長的時候, 單純把他當政治人物, 是刻意忽略他從台北市自來水事業處基層做起, 後當上自來水事業處處長的經歷. 有事業經營專長經驗, 而被政治任命為中鋼董事長, 我可以接受. 因為他好過, 從中鋼內部因政治角力勝出而升任的人. 最後當然以經營績效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