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2474可成底部是否快打出來了?

chase5566 wrote:
自己的感覺,不知道大...(恕刪)


怎麼看哦,嗯,現在還在走空頭,不過短線大概會到188左右就會被壓下來,短線進出可。還有大概10元的空間可以賺。
大維0840 wrote:
怎麼看哦,嗯,現在還...(恕刪)


我之前也是認為漲多就得跌,後來發現可成的主力操作方式好像不太一樣。

chase5566 wrote:
自己的感覺,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前幾天的大量應該是有效的換手量!...(恕刪)



看起來像是同一隻手.
在那邊甩手.
這篇算是告訴我要下車了

買到168 今天178 賺1萬

可下車~~~~~~謝謝!!!
賈伯斯傳記在熱賣,但因蘋果對供應商的過度擠壓以及監管不力,一隻“毒蘋果”正在發酵。深秋的蘇州工業園區長陽街,陽光燦爛,空氣透著涼意。廣闊的馬路一側,是相連的兩家企業可勝與可利,前者製造蘋果macbook筆記本鋁合金機殼,後者製造索尼、戴爾等筆電機殼,還有蘋果、黑莓、HTC等手機金屬外殼。伴隨蘋果筆記本和iPhone熱銷,這裏原曾一片熱火朝天。但一周多前始,偌大廠區變得安靜。這緣於一場席捲整個蘋果產業鏈的環保風暴。距離可勝廠區三公里遠的鳳凰城居民舉報稱,可勝工業污染嚴重,製造大量刺鼻難聞氣味,已導致頭痛、流淚等症狀。有關部門實地檢測顯示,非甲烷總烴與臭味指標高於國家標準。10月15日,可勝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被工業園區環保局勒令停產整頓,1600台CNC機台設備被貼上封條。《第一財經日報》從可勝內部獲悉,目前它正積極準備復工,但具體時間不詳。為化解難題,該公司正將部分產能遷往宿遷。

可成蘇州有三家廠,分別為蘇州可成、可勝及可利。風波中停產的是後兩家。上周,可成集團董事長洪水樹在發佈會上承認,不知工廠何時能恢復全面運營,這需要通過政府檢查。隨後,可成官方表示,將提早完成之前規劃,投資400萬美元增加臭氧、等離子等廢氣轉換機,減少環境成本。等待開工的日子,可勝、可利的員工們照樣領工資,不過沒了加班費,他們並不開心。比如操作工底薪不過1200多元,而加班費可讓每月總收入達到三、四千元。不少人已選擇離開。多位離職員工說,停工因素外,加班疲倦和工作環境也是辭職理由。一位衝壓部員工說,算上加班,他們通常每天工作12個小時,除中途休息,多數時間一直站著。而且,他很清楚工作中接觸的刺激性氣味化學藥劑影響健康,體質敏感的員工甚至流鼻血。可勝一位工程師說,廠裏已開始為復工作準備,估計不久就會重開。一位員工透露,實際上,全面停擺一周後,有的部門已上班,比如表面處理科。而衝壓部還沒開始,因為這個工序跟處理科不一樣,一動工“都能聽得見”。預備重開的徵兆有不少。可利廠區有很多工人在搬原料,門口不時有巴士拉來新工人,他們剛做完體檢,第一天報到。準備復工的同時,可成也打著算盤。上述兩家公司多位內部不同崗位人士說,停工後,可成已將不少蘇州產能遷往宿遷廠,大量員工隨之調去。一員工說,宿遷廠將來比蘇州廠要大。前述內部員工說,可成在宿遷能獲得更好政策,聽說那裏工廠只需為工人繳納綜合保險,而蘇州廠要給所有操作工繳社保。記者嘗試與可勝官方取得聯繫以求證上述資訊,未果。產業鏈恐慌此前可成一路被看好。高盛曾預測其今年年成長62%。而眼下停產可謂當頭一棒。洪水樹坦陳,公司10月份總出貨將下降20%,如果繼續關閉,11月份出貨量或將下降40%。這導致可成股價連日下跌。同在蘋果產業鏈上的一眾零部件、代工企業也蒙受其害。鏡頭巨頭大立光、玉晶光,軟板廠嘉聯益、觸控面板廠宸鴻等企業股價皆大跌,甚至跌停。

此外,仁寶、華通、金像、健鼎和華孚等台企也被傳列入“疑似整改”名單。5家企業幾天前急著 向臺灣地區證交所遞交聲明稱,大陸工廠業務運轉正常。比如,可成消息傳出後,鴻海股價曾一度上揚,因為外界認為它可能從可成手中奪取訂單。不過隨著全產業 鏈烏雲密佈,鴻海股價亦大跌,它急得趕緊公告未遭環保問題影響。因為多數蘋果產業鏈企業的產能位於大陸,人們焦慮是否會步可成後塵。實際上去年以來,蘋果產業鏈企業環保問題頻發。近來央視集中點名曝光了蘋果供應商,如日本名幸電子因未能通過環評,武漢PCB第二工廠已停工。最新消息是,本週二,臺灣媒體報導稱,代工企業和碩聯合也因環保問題遭到抨擊。一份最新出臺的環保報告要求和碩聯合積極採取措施,消除其大陸三家零部件工廠污染問題。和碩聯合表示,公司正採購新設備。今年8月,由北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牽頭發佈的蘋果供應鏈污染地圖,指出了蘋果22家中國供應商的環境污染問題。臺灣地區經濟主管機構表示,全球對環保或勞工保護的要求日益嚴格,這是必然,廠商須有綠色供應鏈概念,才能卓越夥伴。但他強調可成只是個案,而非通案。

人們當然沒有遺忘蘋果在其中的“作用”。它對供應鏈的超強掌控,往往會使供應商承受苦楚,因為人人都想吃“蘋果蛋糕”。蘋果早已站在全球消費電子產業鏈頂端,從軟體到硬體,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上,諸多公司命運握在它手。代工領域,鴻海、廣達去年均因蘋果訂單業績大漲,沒有啃到蘋果的仁寶則陷入衰退。零部件領域,臺灣觸控模組廠商TPK借蘋果概念而上市。環保標準顯然將加大成本。高端PCB大廠奧地利奧特斯為解決環保問題,上海廠環保設備投資達3億元。但不是所有企業都能承受,為吃到蘋果,部分廠家選擇犧牲環境。一零部件企業代表告訴本報,蘋果確實公佈過系列供應鏈環保問題管控措施,但執行不到位。另一方面,蘋果對生產效率、良率和成本報價嚴苛之極,往往逼迫供應商鋌而走險。如蘇州聯建“正己烷事件”,業內人士說,蘋果不可能不知道。一位供應商抱怨,一些污染嚴重的企業仍能源源不斷獲得蘋果訂單,在環保上投入鉅資的企業無法承受它們的報價方面輸掉了,不守規則的幹掉了守規則的,劣幣驅逐了良幣。而另一方面,在壓力成本之外,部分供應鏈的緊繃狀態也使得蘋果難於嚴格執行其規定。如iPhone觸控模組環節只有兩家主要供應商勝華科技和TPK,且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狀態。故儘管也屢屢爆出環境問題,但蘋果顯然輕易不會放棄與其合作。本週二,宏碁創始人施振榮也就一系列供應鏈風波批評蘋果。他認為,蘋果坐大後,逐漸有“從王道走向霸道”的趨勢,出現血汗工廠、壓迫供應商降價等情況,利益的平衡開始被破壞。

他強調,企業必須承擔社會責任,環保是其中重要一環,蘋果必須面對問題來調整,否則會是企業王國當中,出現利益失衡的關鍵點。要解決這一問題或許需要多方協力。有觀點認為,地方政府在招商、監管等環節應當更為關注。有 蘋果供應商告訴記者,在PCB領域中,重慶曾拒絕多家污染問題嚴重的企業;蘋果也需要負起其責任。在可成事件後,消息稱蘋果派駐200多名工程師進駐協助 解決問題。可勝內部工程師向本報證實了這一消息,確有大批蘋果工程師在廠內對各生產工藝環節進行調研。

chase5566 wrote:
自己的感覺,不知道大...(恕刪)


會漲!? 搞不好大陸那邊的環評不會過勒

到時候又會暴量跌好幾天吧
復工後大跌 -> 利多出盡
沒復工大跌 -> 反應營收

隨你們怎麼掰......
準備好了~~~~~嗎~~~~~~~~~版大


你的標題把我的空單嚇出一身冷汗阿.....
10月合併營收出來了 32.11億 比九月少約15% ~ 16%.
比預期的20% 好一點點.

不知道外資報告又要怎麼寫了,今天洗很大...
yjcao wrote:
10月合併營收出來了...(恕刪)


說不定很快會報出很多負面新聞...持股的還是小心點好,看爆量不漲還是先閃比較保險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