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2000a wrote:富士康用人戰略轉型,100 萬個機器人將替代現有部分人力=> 那是使用那家 robot ?台灣有 機器人制造公司嗎 ?還有會使用 X86 cpu or 8051 MPU ???...(恕刪) 別太望文生義,文章裡說的機械人不見得真的是"人"一個簡單的治工具或機械手臂也可能是文章裡說的機械人(=robot)
andy2000a wrote:富士康用人戰略轉型,...(恕刪) robot 對代工組裝廠來說,替代人力性如何? 我認為有限組裝治具/檢具,早已經是必備的如果是模具(塑模/衝壓/鑄造),早就已經機械化了,人工只是整理成品削料頭,去料渣,放成品箱,PQC如果是組裝(相機/MFP/PC/NB/Iphoe..)只有使用部份的機械化(調測焦距,點膠..) ,至於理線,裝配,還是人工為主
當初富士康跳樓連連,這話是用來唬作業員的.其實看看半導體廠或是有自動化生產的工廠就知道了,機器自動生產都還要有人顧著.要用機器人,那就要花更高的薪水請工程師維修..改程式.以代工業的生產模式,產品更新速度那麼快,上線時間那麼趕.工程師1.2個月就要改一次程式,產品良率是不會好的.(程式bug還沒改完,就要生產別的產品了)產品常常要變化,還是人腦好用,講了聽懂了就可以馬上生產.中間有變化也可以馬上應變.發現製程不好也馬上改了就可以試驗看看效果如何.若用機器人,改個製程就要等工程師改程式改個幾天...改好又要測試bug....要賺代工業的毛三到四,這樣生產怎麼跟其他代工廠拼呢.
台灣有 機器人制造公司嗎??有啊...行政院...教育部...經濟部....專門量產製造22K大學規格機器人....當然有些是特製高規格...但畢竟是少數.....最近似乎有買家回饋反映希望推出新款19K規格擴大市佔率,降低維護成本??值得你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