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 成本65的我也是去年買70 除息後 賣72零股放到今年72又買74又賣之後就買零股 補齊張數 感覺很累 不賣了好股票一支 最近股價表現 是最好的 小跌小漲 這樣就很棒了 不像電子股殺來殺去買了撐1年 填息就算了 現在股價還歷史新高不過我不想參加除息 扣低稅率很低我要買除息後的繼續放著明年就回來了___喬飛____囧rz___ wrote:有幾張正新 平均成...(恕刪)
一點財報面向的看法分享。如果著重的是低買高賣價差獲利,不是想做長期投資的話,其實正新的營收年成長率對買賣有很大的參考價值。這張圖可以這樣看:短期營收年增率 = 近3月累計營收年增率長期營收年增率 = 近6、12月累計營收年增率當短期營收年增率在長期營收年增率之上 => 業績轉強,買當短期營收年增率在長期營收年增率之下 => 業績轉弱,賣以這樣來看,正新的營收年成長率已是減緩趨勢,個人會選擇獲利先了結。等到營收短期營收年增率再度站上長期營收年增率之上,再買進也不遲。一點粗淺看法感謝
財報狗 wrote:一點財報面向的看法分...(恕刪) 其實我買正新 單純的只是想要複製巨大的經驗巨大以前穩穩的都50 自從到大陸之後現在都一百以上了正新如果將來到大陸 大陸的市場 "可能"讓以前這些技術分析的線形變得沒有參考價值因為市場不同了 工廠在大陸成本也不同了...以上是我猜的 說來慚愧全憑感覺希望以後跟巨大一樣 每張配個五六元 這樣我成本65殖利率就上10%啦 哈哈哈相同想法的目前還有買 統一實 卜蜂 大成
版友多心了,這不是股價的技術線型,這是根據個股的營業收入,也就是財報基本面的變化所投資決策。就算正新切入大陸市場,如果大陸市場真的能讓業績暴增,那也必定反映在其營業收入的增加上就以巨大為例子好了,就算巨大切入大陸市場,其成長也必定反映在營收,所以營收年成長率一定會上升。只要注意營收的變化,還是能抓住大段波段價差。當然上面的分析不適用於長期投資。板友如果是買來想長期放著,那就不須參考上面所說的。粗淺意見,歡迎討論感謝
藺無雙0519 wrote:說到巨大 也是支好股...(恕刪) 我當年看巨大老董 年紀那麼大了不像郭董自己生孫子 反而去環島這種專注本業的老闆 不支持怎麼行所以50元買了一張 後來被市場誘惑 到75元就賣了 !!!現在想想 我多賺那兩萬五 日子也沒過比較好如果沒賣 每年穩穩賺10% 哪裡找如果我當年50元買 現在一年殖利率超過10%!! 領到捷安特倒閉為止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好賺的!!遺憾至今!! 正新絕對要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