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問要應徵券商代操或自營部工作要具備什麼條件??

slot777 wrote:
其實大部份要在自營部工作..根本不需要學歷..
也不需要你去應徵..
自營部會去抓這一段時間券商客戶的績效,只要你績效好,他們就會主動跟你聯絡,跟你談條件,拉你進自營部
學歷與英檢在自營部根本沒屁用..
學歷只有在投信理才有用.


呵呵~網路上的言論真是有趣.

自營部代操的人,不論是幫公司代操還是幫客戶代操,大都是有相關產業經驗.

可能是証券營業員出身,可能是公司研究員,但幾乎沒有把客戶變員工的.

最開始的學歷也許真的不重要,但在這個產業的credit及一些在職訓練就很重要.

英檢??那個真的沒什麼用.如果是操國外盤,幾乎都是留學回來的MBA或財經專業.

誰還在看英檢.

績效?對帳單?能出示多久的績效及對帳單.一年,二年,還是五年.

代操投資和個人投資是兩碼子事,所操作的規模及要考慮的東西差很多.

01上一堆神人,以為在幾隻股票賺了錢,或過去一二年有賺錢,就以為自己超越過專業人士了.

代操是玩金主或公司的資金,只會殺進殺出,不會風險控管,沒有團體合作的散戶,人家可不會放心把錢給你玩的.

結論:不論是代操或是基金,都是個嚴酷的環境,能活下來,甚至建立口碑,收入會很嚇人,但壽命也會短了不少.
不想再說 wrote:
呵呵~網路上的言論真...(恕刪)


張松允先生馬上打破你的言論

他說的確實是真的

不過帶一個team 他的績效如何 就不清楚
Believe in the magic of your Dream
野狼大 wrote:
張松允先生馬上打破你...(恕刪)


請你好好研究一下"張松允"先生的學經歷,怎麼入行的,再來看和我寫的是不是一樣.



有能力,有績效,當然公司會用,但請從營業員作起,張先生是以操作自己的部位起家.

公司決不會因為你個人績效好,就把公司和金主的資金給你代操.

只有在公司作久了,建立起自己的credit後,才會進入代操的行列.

話說,台灣有多少個張松允.
算了,一起寫一寫好了.

張松允 經歷
77~85年 散戶投資人
85~87年 元富證券襄理
87~88年 元富證券經理
88~89年 元富證券協理
89~90年 元大京華期貨副總經理
90~92年 元大京華期貨副董事長
92~93年5月 元大京華期貨經理事業董事長
93年6月 富邦期貨經理籌備召集人(期貨經理公司預計93年9月開幕)...


張先生當了8年的散戶,8年的時間,在證券公司作都可以作到經理以上了.

但他進入到元富,一開始只是個襄理(外階).他的成就,更多是在進入到職場後所展現的能力.

但可惜的是,媒體和散戶只會解讀他在當"散戶"時的成就.

放大當散戶時的能力.

他在短短85到92年,7年間,由襄理變董事長,難道是他代操能力強嗎?

那幾年,他大概早就不直接操作了吧!

金融圈很多這種例子,理字輩的出了一堆事講投資,其實早就不在投資第一線了.

但若請這些人把對帳單拿出來,可是見不了人的.
不想再說 wrote:
呵呵~網路上的言論真...(恕刪)




不是在國外跑趴或唸了什麼BBAA就能成為股市高手.....


我爸學歷也很高一樣賠到要脫褲子 , 他還是財經專門科系畢業的歐





板上的我有在觀察有一部分的確是深具實力 ,



真正有本事的是拿自己的資金去操作的實戰派 ,



而不是那些高學歷卻拿別人的錢去賠不用怕的....



還是有啦...

我有聽過證券公司針對所有客戶每年的績效做統計

如果遇到操作上比較厲害

而且是屬於操作次數很多的客戶

沒有其他工作的

會詢問他是否要參與自營商部分業務

但只是諮詢而已

通常這種客戶並不多,大部分賠的居多~

另外自己賺都飽飽的,不想把賺錢的工具分享出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spc1021 wrote:
不是在國外跑趴或唸了什麼BBAA就能成為股市高手.....
我爸學歷也很高一樣賠到要脫褲子 , 他還是財經專門科系畢業的歐

你寫的很對,而且還報老爸的料,
但我不是這個意思.
散戶操作小資金要賺錢容易,但代操玩金主的資金就是另外一回事.
大資金在操作時是團體戰,風險控管和內線來源很重要.
這就不是一般散戶剛進到投資機構所能作到的.
不過,還是那句話,01神人多.

spc1021 wrote:
真正有本事的是拿自己的資金去操作的實戰派 ,
而不是那些高學歷卻拿別人的錢去賠不用怕的....

自己的資金有多少,1m,2m還是10m?
相信我,玩自己的錢比玩別人的錢容易多了,心理的負擔更是不同等級.
心和夜語 wrote:
還是有啦...
我有聽過證券公司針對所有客戶每年的績效做統計
如果遇到操作上比較厲害
而且是屬於操作次數很多的客戶
沒有其他工作的
會詢問他是否要參與自營商部分業務
但只是諮詢而已
通常這種客戶並不多,大部分賠的居多~
另外自己賺都飽飽的,不想把賺錢的工具分享出來~

沒錯,

尤其是期貨公司,會把前幾大績效好的人的進出列出來,然後研究人家是如何操作的.

除非行情真的大好,不然賺錢的真的不多,賺錢的人更不會分享自己的方法,

不然就不準了.
這我明白一些大型機構的外資裡面 , 的確是有高手在支撐......


但那些我想都是佔了很少數 , 在檯面上光鮮亮麗的大都是虛有其表的傀儡
不想再說 wrote:
你寫的很對,而且還報...(恕刪)


我怎麼覺得 你這句話 應該顛倒過來

玩自己的錢比玩別人的錢容易多了,心理的負擔更是不同等級

===> 玩別人的錢 比玩自己的錢容易多了 心理的負擔更是不同等級

========================================================

沒發現你買的國內基金 不是積效不好 就是賠錢居多?


Believe in the magic of your Dream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