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蘋果供應商太多, 利潤分得愈來愈少...


foxyah2000 wrote:
您的內容有一點問題....(恕刪)


apple賣i系列毛率是不用質疑的,看過很多報導毛率都是35以上

軟體收入不可能全賺,開發人員費用、架伺服器費用....等

我所知道的是目前apple主要獲利來源是賣i系列產品
iphone 賣一支賺很多吧,單價2萬多元....

美慘了 wrote:
商業期刊指出蘋果的利...(恕刪)


不管阿婆怎麼吃香喝辣, F 大提醒的是目前蘋果光加持個股要注意的.

sestolk wrote:
我的文章內容有apple財報的連結.
先問您反駁我前有先看過apple 財報嗎?
假設您有看,
你有看到上季iphone 的營收佔apple整體收入的50%,而
iTunes Store, App Store and iBookstore只佔7% 嗎?
(其他是ipod, ipad, mac 等)


Sestolk講的是正解, 直到目前為止, 阿婆還是靠賣硬體賺的比較大, Store只是增加大家對阿婆硬體的興趣.

但之後就難講了.


heliboy wrote:
Sestolk講的是正解, 直到目前為止, 阿婆還是靠賣硬體賺的比較大, Store只是增加大家對阿婆硬體的興趣.

但之後就難講了.


iphone 的硬體有很特殊嗎?htc 手機的硬體有很特殊嗎?

手機能賣這麼貴,大家買的是是買硬體還是軟體/韌體?

供大家參考

http://tw.myblog.yahoo.com/chamberplus-taiwan/article?mid=2902&prev=2903&next=2889

硬體是向下發展,這是台灣代工業的長項,但是往下走會有一定的極限,那叫物理。

軟/韌體是向上發展,在一定的硬體平台上,往上向左向右延伸,設計師的想像力有多高,發展就有多高

iphone 的利潤不是硬體產生的,而是軟體/韌體


Eigen wrote:
手機能賣這麼貴,大家買的是是買硬體還是軟體/韌體?

...(恕刪)

"iphone 的利潤不是硬體產生的,而是軟體/韌體"這句話我認同, 但這利潤卻是由APPLE賣手機拿進賈伯斯的口袋, 而不是靠賣軟體/韌體. 這點千萬別搞錯了.

總之這種旁枝末節沒啥好爭的.不管營收來自軟體硬體

蘋果賣的是品牌.我iod touch可能真的沒賺啥錢

只是培養使用者習慣.iphone可能一開始它也不想賺太多

可是信徒們跪在我腳邊搶著要買.兩三萬也在所不惜

那只好請這些狂熱者來替我攤提吸收研發成本嚕

畢竟每代都要做新的cpu.研發螢幕新的可能性.也是很花錢...

之後代數一多.上代前代再來個大降價讓價格趨近於合理...

反正研發成本回來了.我多賣都是賺.還賣很好...

兼之可當做打廣告提昇知名度與拓展消費者使用經驗

又軟體的部份我只需要拆帳收錢.免研發.光靠維護既有平台都是淨賺.

躺著也能賺.還能越賺越多...免成本風險的東西還會成長越賺越多

有像憤怒鳥這樣一夕爆紅的軟體不管1.2.3.4代都賺的到...

就是這樣軟硬兼具.柔中帶剛.剛柔並濟的拳法套路

打到一向自視甚高的含狗人三星也只能俯首稱臣.自嘆不如...

專心搞模仿.全力搞抄襲...

台廠也是.人家大口吃肉.我們只求喝湯.人家錦衣玉食.我們巷口吃噴

還跟星爺電影狗官包龍星一樣.它吃X啊.吃啊吃的吃的.吃的好開心...

反正有蘋果加持.股票就會勁揚.傻傻投資人就會以為我們跟蘋果一樣賺錢的上當

我就賺股價上漲的錢跟投資人與銀行貸來的就好了.跟那晨宏一樣.雞犬升天直衝股王股后

殊不知人家早就布好下一步.提昇代工家數不給獨大.讓你們價錢殺的更慘烈更低

兩隻狗打架要來討主人歡心.一旦那天景氣反轉下滑了.品牌也是選擇代工方的權力也是

都是跟著阿婆走.台廠只剩一堆推在工廠放著也不能吃的機器.被銀行法拍賤價出售...

只是這樣的路線目前在進行中而已.跟清代中國一樣.沒本事就乖乖當奴隸代工賺血汗錢吧!!
有意外嗎?
一線廠的同一零件供應商 都有兩間或三間以上丫?
蘋果利潤變少?
那可以改賣橘子或西瓜阿....夏天又要到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