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再說 wrote:
虧錢虧怕了,所以作代...(恕刪)
感覺版主對力晶有很深的怨念,是發生了什麼事嗎?

先前力晶與其他DRAM廠一樣做的都是代工,一樣都有自有品牌
但目前因為景氣循環加上沒有自有技術,所以轉型成純代工
一樣是DRAM,自有品牌或是幫Elpida/美光代工勢必還要冒著景氣循環的影響
當DRAM價格低於成本價,還是得生產,這時就會有巨大的虧損
然而純代工(幫某某公司代工LCD driver/某某公司代工應用型DARM/做做NAND Flash)是一定會有賺頭的(不會傻到去接沒賺錢的單吧)
雖然也會受到景氣循環影響,但台積哪一次有受到景氣影響而虧錢??
所以脫離與三星/美光/海力士競爭的行列,轉型像華邦這樣的代工廠是有利可圖的
南亞/華亞科後面有個富爸爸,力晶/茂德沒有
我之所以看好轉型,也是因為有個華邦的前例可循
DRAM不轉型,機台又陸續老舊(線寬已微縮不下去),只會是死路一條(南亞/華亞科還有多少錢可以砸)
在不景氣的狀況下砸錢擴廠的只有三星做的到,因為他有錢加上自有研發的能力
現在南亞/華亞科也僅止於與美光合作研發,研發速度又慢三星一截(最後競賽誰會贏,一目了然)
當你45nm要量產,三星已針對更次世代產品在量產了(台灣永遠差人一截)
不轉型,難道還要繼續把錢丟到錢坑裡?(力晶/茂德可沒有富爸爸)
我想茂德也想要轉型,就因為沒有可接單的客戶,想轉也轉不了
想當然爾,要賺錢就得轉型,繼續保持與Elpida的關係,利用其技術,用賺來的錢買機台向下微縮
若不看好力晶的轉型加上DRAM景氣持續低迷,那我們可以拭目以待今年誰虧的最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