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中的鬱金香會被人吃掉,房子吃的下去嗎?房子拆了、燒了還有土地在。二、郵票可以大量生產,從每套一百萬套增加到兩千萬套,但是土地跟房子沒辦法大量生產。因為要是把許多農地變更為建地,又被人罵說沒有國土規劃。三、之前也有人PO出白文鳥的故事,同樣的白文鳥也會死掉,鬱金香會爛掉,但是土地不會死掉、爛掉。四、阿B如果當初是用現金或是低槓桿比率去投資的話,應該可以撐過去,而不會破產吧!五、普洱茶、紅酒都有人投資,因為都被宣導成喝掉一斤就少一斤,或是喝掉一瓶或少一瓶。普洱茶、紅酒可以不要喝,但是不能不買或不租房子來住。六、只要還是有人想要買房子,房價就不太會跌。之前房地產大跌,有的是因為政治因素,例如中美斷交、台海危機,或是經濟因素,不景氣或是利率太高。現在要兩岸關係緊張還蠻難的,昨天民進黨的候選人在政見發表的時候,都說要跟中國保持良好的互動,根本沒有人敢講台獨。至於經濟方面,就看央行的升息和金管會的降低貸款成數了。其中升息除了會增加投資客的負擔也會打到自住客。至於降低貸款成數,還是讓買不起房子的人買不起,要再存個幾年錢,但是有錢人根本沒有影響,有好的案件,有錢人還是先搶走了。
cw611 wrote:一、文中的鬱...(恕刪) 美國次貸前,原油從之前的148,次貸後跌到30多美元,現在又漲到110多美元,30多美元的原油跟148美元和現在110多美元的原油,有何不同呢?以前148美元的時候,市場不是說原油只會越來越少,為何會跌到30多美元呢?簡單來說,就是炒做啦!跟現在一些人說,台北市的土地只會越來越少,不是一樣的道理嗎?跟你說吧!只要市場的資金想炒某樣的商品,就算是狗屎,也可以變黃金!
炒作任何物資,抬高價錢這是資本主義必要之惡,但是要分清楚,那些是生活必需品,那些是奢侈品,哪些無關民生,炒作蘭花,茶葉,郵票,誰願意跟隨不關民生,但是誰敢炒作,甚至囤積油,鹽,糖,麵粉,那是犯法的,還有油價,大眾運輸票價,這各政府也是有再把關,因為這些都與大眾生計有關,但是房價,地價,在台灣任人炒作卻是沒管,政府甚至帶頭炒作,所有公共政策捷運,高鐵,快速道路,完工之後的得利者,都是建商財團,炒作那麼多年,政府任由建商配合這些公共建設,興建,宣傳,販售,房價不會泡沫,只要資訊不公開不對等,台灣還是炒房的天堂,
cw611 wrote:你前面都說「...(恕刪) 奢侈稅打房 網路待售屋 3月暴增1.25倍憂黃金戶變滯銷戶 桃竹苗增幅最多2011年 04月02日【蔡佩蓉、楊茲珺╱台北報導】奢侈稅讓市場釋出房屋物件爆量!房屋網站業者統計,全台房屋新增待售物件,今年3月較2月大增125.65%,其中桃竹苗地區增幅最多,新增量更達164%,大台北地區成長109.14%,業者分析,桃竹苗地區因北客南下炒房比重高,拋售情形明顯增加。根據奇集集分類廣告網統計新增物件待售量,統計數據包含新成屋及預售屋,全台1月新刊登物件總數2萬1642件,2月份新增2萬2935件,僅成長5.9%,不過,3月較2月新增量成長1.25倍,待售新增件數高達5萬1753件。奇集集分類廣告網總經理蔣馨誼觀察,奢侈稅已讓房市進入盤整期,除待售物件暴增外,購屋族積極上網觀察房價變化,房屋待售瀏覽數,較1、2月成長近9成。板橋爆量近1.5倍在新增待售量之中,桃竹苗地區3月新增1萬4202件,較2月成長1.6倍。太平洋房屋行銷部經理鄭國英指出,去年台北炒房客至新竹竹北投資,許多代銷業者表面「clean銷售完畢」,卻留下1~2成「封盤」,等交屋時再釋出賣更高價,不過奢侈稅一出將交屋的「黃金戶」卻變成滯銷戶,趕緊刊登在網路上拋售,造成整體新增物件數量暴增。觀察大台北地區,台北市中山區3月新增件數784件,其次為大安區669件、信義區452件;新北市新增最多區域為板橋、中和、蘆洲,分別增加1203、1040、822件,板橋釋出量最多,較2月暴增近1.5倍,各區爆量狀況明顯。有巢氏房屋北區業務協理陳宏勝表示,房仲店頭接到的委賣物件數量不如網站來得多,但新北市板橋、三峽、林口、新莊等區仍增加2~3成不等。先賣屋落袋為安陳宏勝表示,近年大台北投資客多,尤其新北市特定重劃區更是不少投資散戶,因此在奢侈稅政策後,紛紛決定先賣屋、落袋為安。不過,這些新釋出的物件,價格不一定實惠,將視各屋主口袋深度、手上存貨數量而定。陳宏勝舉例,有1戶位於林口的新屋,在奢侈稅風聲前原本開價3000萬元,但是眼看政府一路打房、苗頭不對,3月中以2000萬元成交,相當於打66折,另有1戶文山區的住家,也是開價1600萬元被殺到1200萬元成交。殺價成功個案多陳宏勝觀察,2月底奢侈稅政策一出後,看屋人潮立刻減少,但是隨著釋出物件增加、各地傳出殺價成功的個案,預約看屋的客戶也逐漸增加,預期之後會有更多想撿便宜的自住客看屋。=============================光網路上要等著賣的就5萬多戶了,就是有人還在裝傻,分不清楚現在到底是買方市場?還是賣方市場?
YTCHOU wrote:奢侈稅!...(恕刪) 奢侈稅殺傷力極大蓋任何房產只要一買入,就被迫作至少兩年的強迫性持有,使得不動產成為冰凍產在房市長期上漲了7年的時刻長期持有風險多高呢?眾人皆心知肚明更可怕的是台北房市炒到最高點,連破爛建物都做起了都更大夢且不說都更有多麼困難,人心貪婪難測利益糾紛治絲益棼偏偏台灣地處地震帶,台北市到處是斷層帶奢侈稅一出台,房價一回軟都更更是遙遙無期隨便來個中度地震,那些早早裂痕滿滿,骨架脆裂,海砂填土的老舊建物,隨時會像兒歌所唱的:倫敦鐵僑垮下來垮下來更何況目前房子早早供過於求(真實需求)(之前的投機投機需求已然消失)出租都很困難,新成屋更慘,出租兩年租金遠遠比不上建物折舊裝潢出租價值五年就完全滅失歸零年年還要繳地價稅房屋稅,月月要繳水電費管理費可憐阿,真是溫水煮青蛙倘若像一些人擴充信用,一份薪水繳兩份三份甚至更多房貸本息那更是有如:碳烤乳豬難熬哇燙哇好燙哇燙鼠囉PS:難怪有人面臨"兩房危機,天天來此高唱:台北漲上天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