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仔 wrote:
再來更簡單的說
一般投資人只要記得買「扣抵稅率」要高過「個人綜所稅率」的股票就可以了
假如是用綜合所得稅率是5%那我就買高過5%的股票就可以,多出的部分還可以退稅
因為股利收入算所得一部分...
比方A股分5元股利,扣抵稅率15%,我的總合所得稅率是5%
參加除息,會有5000的股利,以及此A股的扣抵稅額為(5000*0.15)=750
所以我除了可以拿到5000的股利,報稅後還可以再退稅750-(5000*0.05)=500
等於你參加這次除息可以拿到5500元的意思
反之...A股分5元股利,扣抵稅率5%,我的綜合所得稅率是15%
參加除息,有5000的股利,此A股的扣抵稅額為(5000*0.05)=250
我領了這5000的股利要報稅(5000*0.15)=750
但扣抵稅額只有250
等於我參加這次除息 雖然領了5000塊但實際上...還得扣掉250元的補稅
5000-250=4750
因為兩稅合一了
個人是要用個人綜合所得稅率來繳稅
所以報稅時要把股利總額算進所得裡面計算
最後應繳稅額在減去可扣抵稅額
就可以啦
香吉士的蔚藍海域 wrote:
27仔大大的是正確的...
稅額抵扣比率 = 可抵扣稅額 / 股利淨額...
shean9019大大要不check一下...
大大感謝您的糾正
我居然錯了好幾年哩
還好現在都是幫人家網路報稅
不然真的錯大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