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股利課徵「補充健保費」調查 轉自雅虎理財版


julianlee wrote:
這太誇張了
超過兩千...(恕刪)


課徵上限為20萬,挖咧!
當初聽到這個點子還著實高興了一下,
因為,那些上市公司的老闆們應該可以貢獻不少,
健保破洞應該很容易回填!

沒想到,靠,上限20萬!
那,徵收主要對象不就是我們小散戶,
總字輩跟董字輩幾億的利息卻只.......
這樣做是怕大戶在每年要結算除權除息時造成海嘯般的賣壓嗎?

不過,健保虧的洞,真的是合理的嗎?
拿股民的血肉去填,公平嗎?

雖然,對我而言,這個並不多,
因為,光是這陣子跌的股價就比這個多很多了!
真傷心啊!

idlee wrote:
整件事情讓我最不舒服的是下列的規定:
"而若超過1000萬元時,課徵上限為1000萬元的2%"


應不是每個個股分別為2%? 而不是所有種類股利總額之2%,
不過對大股東而言, 也是有受惠到就是了,

wadanachen wrote:
課徵上限為20萬,挖...(恕刪)


實在很扯啦

應該是股利一年低於300萬的免課才對

完全是吸小老百姓的錢
剛看了一下,立法院年初已經三讀通過了,本來還想利用媒體的力量讓執政黨因為選舉的因素變更這種有錢人的保護傘,看來沒輒了。這個要修法案要等很久,且可能性也不高,看來大家還是努力賺錢,看能不能早日讓投資的股利超過一千萬元,盡早享受法律的漏洞。不然就要呼籲這些大老闆們捐出這應課而未課的2%,將他當成良心企業的投資指標吧。
想長期賺股利息的人我覺的根本不會因小失大
一檔你會想長期賺股利息的殖利率應該多少你才會想持有?
不用算高,算5%就好
不要以一般沒錢的死散戶來看
以有一點點資產的人來算好了
假設一年領的股息算30萬,殖利率以假設的5%來算
300000/0.05=他持有6百萬元

所以一個身上有多餘六百萬元閒錢來投資一檔殖利率5%的人
一年股息可領30萬,那他只要繳30萬*0.02=6000元補充建保稅

我找不到任何理由,一個假設這樣條件的人,會為了一年被扣"6000元"補充建保費而放棄領"30萬元"的股利

以上若有錯麻煩指正,謝謝

應反算回來

大家都說補充健保費最高繳 200000

Z * 0.02 = 200000,Z = 10000000 → 股利領 1 千萬繳交 20 萬補充健保費

殖利率以假設 5 % 來算

Y * 0.05 = 10000000,Y = 200000000 → 股票持有兩億才領得到股利 1 千萬

股票持有兩億?

還是拿去買豪宅比較好

PS︰

請勿相信小弟的數學 小弟一定算錯了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政府努力在創造m型化社會

法人也有員工和股東
員工和股東的健保費
由法人的股利分攤一點過分嗎?

股利領不到1千萬就很可悲了
結果健保稅的稅率,還大於高收入的大老闆

要公平就不要設1千萬的門檻
要縮小貧富差距,就應該設定最低免繳的門檻

最後,除息後沒有填息
股利算是所得嗎?
貼息的話,還要負擔政府的健保黑洞!?
一定要設定一千萬嗎?
就不能用基本薪資或是可支配所得當作基準來算嗎?18%的錯誤政策到底有沒有人知道錯在哪?

訂個,"股利所得超過基本年薪的20倍時需依兩倍於郵局一年期定存利率課徵健保稅"收到的稅會比目前規定的少嗎?
喔~卡老百姓的油可以,但是卡有錢人的話,那些人就會把資產移出國外了......

人民阿,真的靠政府就完了!
現金股利是納入所得稅的,一塊錢課兩次稅,土匪嗎?
股利這種切西瓜的東西,根本就沒賺到,還要課兩次稅
然後買賣股票賺到的錢,一毛不用課,這不是智缺是什麼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