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跌跌撞撞可不是頭一回,當然能夠體會您所說的不要拿不懂的依據來做為選股要件!感謝您的提醒
可是怎麼辦呢?
事業相當成功,擁有雄厚資本的朋友,去年7月裸推之後,他告訴我:投資方面希望能獲得5%的報酬.
我的條件則是資金一般,卻野心勃勃的妄想年化報酬率12%.
所以說
我承受的是載浮載沉的數字變化,
他到現在都還在為投資標的是什麼而苦苦追尋.遲遲下不了決定!
我們各有各的煩惱!
另外一位,也就是我之前有提到的那位,當我有投資狀況都匯向他請教的朋友.
則將生活過得非常緊湊,因為,它必須為上億的房貸與每個月的開銷而絞盡腦汁.
四十多歲真不是一個輕鬆的年紀!
對了,能夠懂技術線型就表示您曾經在這方面下過功夫,
相信您一定比我穩定多了,感謝您的提醒,謝謝!
只要自己選股的方式能夠賺到錢就是好方法
就拿董監改選來說有人認為持股低可能會有改選行情
也有人認為持股低表示大股東不認同自己公司
不管哪種看法都沒錯當然還要參考很多因素
我基本面和技術面都懂一點皮毛
不管哪一種每個人看法都不一樣
當你選的股票漲起來大家都人為是好股
基本面再好的股票沒漲就沒人認同
我找股的方式比較簡單
1.先看整體趨勢是多頭還是空頭(多頭才進場)
2.看5年平均的配股配息
3.用那懂一點皮毛的知識去看基本面
4.再看這支股票的價值是否值目前的價格
5.在衡量這支股票願不願意放個幾年
6.用那懂一點皮毛的技術面去找買點
這是我自己的方式
一年進出沒幾次有時也沒進場
之前兩次的風暴只有掃到一點點少賺但沒賠錢
之後有大半年以上沒進場甚至沒看盤
雖然每年賺不多但只要比定存高我就滿意了
以前殺進殺出賠不少
現在改變方式後反而踏實不少
個人經驗與大家分享
請勿筆戰^^
您的內容寫得非常好,我覺得應該不會遭致筆戰.
您願意在電腦的另一端,忠實的將個人心得與大家交換就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要筆戰就難脫抬槓之嫌了.
我很重視您所分享的選股依據,只是我一時半刻恐怕複製不來,還是非常謝謝分享!
題外話是,這也難怪您能購買在比我更低的價位,可見選股功力是在我之上.
我是個退休的中年人,經濟尚可,所以投資基金或者股票的收益,部分是補足每個月10萬元生活開銷的缺口,其餘的大部分則希望,消極的話,是維持自有資本水位,積極的話,則是希望將資產緩步擴大.
在不汲汲營營的前提之下,
說真的,我沒辦法不看盤,關心自己手中持有的股票狀況,所以心情自然或多或少受到漲跌的影響.
我認為這與持有的股票成本*趨勢*與操作股票的股齡*有正相關的影響
我是97年10月才開始接觸股票,
退休之前,全然專注於本業,所以股齡方屆滿2年.
出現大虧損機會很少,當然這全然不值得驕傲,因為操作的時間連一個完整的景氣循環,股市多空交替都沒有,
像您能避開金融海嘯的狂潮全身而退,是值得我來請教與學習的
感謝您的分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