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金管會 : 銀行不得利誘分行衝業績

最不肖的產業在台灣,有二個,一是銀行,二是壽險業,合稱金控,
銀行信用卡放高利貸,壽險業是圈地大咖,資金任意流竄,全台百姓受害。



壽險炒房破4千億 奢侈稅打不到

奢侈稅闖通關,馬政府提出的「居住正義」,真的能實現嗎?根據央行統計,壽險業投資不動產,去年就突破4千億,今年2月,又創4千2百多億新高。其實壽險炒地早有先例,2006年信義聯勤國有地,新光人壽用64億搶標,2年後轉手賣出,賺進37億新台幣

------------->

這金管會可咒可詛,

放任壽險資金釋出圈地、養地、炒地,擾亂台灣人民的住權,使全體台灣人長期受害,

別說不到四趴,一趴都不應該有,真要投資,往新能源產業去,這是你金管會該做的,金管會是主謀。


看看這~~~
----->政府的經濟政策長期錯誤,讓壽險業大獲其財,全台人民受害,M型社會加劇,
有充沛資金,為何不導引至新興能源產業?

房產業是人民安身立命之所,台灣的土地稀少,禁不起炒,絕不能是開放投資選項。

該大幅提高資本適足率至九十趴。


不畏政府打房 壽險業加碼進場
國壽將再砸千億 富邦估500~600億元
2010年 03月15日
【林巧雁╱台北報導】央行、金管會近來頻頻出招抑制房價,然而國壽、富邦、新光三大壽險業者均表示,不動產投資是壽險長期的資產配置,不會因此改變投資策略。國壽與富邦人壽都將提高不動產的投資金額,兩大壽險未來希望投入房市資金超過1500億元台幣,新光人壽則維持每年的投資比例不變。



詳子 wrote:
銀行不得利誘分行衝業...(恕刪)


這些聽聽看看就好

金管會真硬得起來的機率

可能比海嘯的機率還低

詳子 wrote:
這點我絕對同意而且不...(恕刪)



金控說法


看樣子樓主也身受共銷困擾


這點我絕對同意專業分工與體系內轉介的美意


但是樓歪了 ( 供需為何失衡? )


上面的看數字,下麵的吃飽撐 (沒良心的除外)


從業人員都很怕金管會


這下好了,道德無法量化.....
金管會還有這種臉講這種話嗎

看看台灣基金公司IPO有多泛濫

每檔申請額大多100億

這些基金怎麼募 還不是透過銀行來募

總行給分行壓力 亂賣一通

受傷的是客戶

始作俑者是誰 還不是金管會
出張嘴誰不會
請主委陳裕璋先生把這一堆嘴砲口水
跟那一堆金控老闆
姓何的
姓蔡的
姓陳的
說一說吧
sai1126 wrote:
金管會還有這種臉講這...(恕刪)


金管會最近在衝業積

給多家海外的公司推 T D R

這些錢將來也不會流回台灣

難怪中國資金氾濫 台灣內需在 run的資金越來越少

很扯 !! 真的太扯!!

Believe in the magic of your Dream
這種東西跟放屁一樣,聽過就算了。
連醫院都要業績了,銀行不要業績,誰開銀行來做慈善的?
不得利誘,更慘。
業績照常要,奬金沒了。

YA精靈 wrote:
這種東西跟放屁一樣,...(恕刪)


應該建議金管會

銀行 都要收歸國有!

民營銀行 都在亂來!
美國式的資本主義並非完美主義,

有貪婪的問題,人謀不贓的問題,查核制度的不健全,

更重要的是,會形成極端M型的問題社會,

會使得全體社會付出龐大的代價(經濟崩盤、治安惡化、人民不安),

其實,台灣過去習慣式地模仿美國、日本的制度,

但事實上,資本主義對台灣並不完全適合,

需要經過很多的調整,

例如:美國的房地美、房利美的不動產風暴,就充份說明了,
即使像美國這樣查核嚴謹的財政制度,也擋不住人性的貪婪,導致現在全球被美國完全拖下水。

奉勸金管會、台灣證劵交易所,

應該即刻停止對台灣的土地、房產、不動產的證劵化、商品化、資本化,

台灣的本質上,並沒有美國投機的本錢,有辦法無限印鈔嗎???

台灣的金融體質、整體體質、查核機制也絕對沒有美國來的周全,

台灣有能力來控制市場危機嗎?

乃至於許多國際炒手的經濟攻擊,台灣都能穩妥控管嗎?

奉勸台灣的經管單位別玩火自焚,

台灣地狹人稠,土地、房產在都會區(工作多的區域)都是稀少的,

是台灣人安身立命之所,任何的炒作都不應該,

就著居住正義、就著金融秩序、就著台灣人的長遠集體利益,

都不應當開放 ”不動產證劵化”交易(REITs),

因為這是居心不良的、貪婪的金融衍生性商品,

美國敢玩火,不代表台灣可以玩火、能玩火,

任由不當資金來炒作、來哄抬,美國是最好的借鏡,它就是台灣的鏡子。
台灣喜歡抄美國
可怎就不把個人破產抄過來呢
搞薪水一直扣1/3

改一改吧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