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抱怨文]財經/金融類的中文好書怎麼越來越少?

zagato wrote:
我買了4年了, 說來慚愧, 只看了1/2, 比Paper還要難...(恕刪)

有數學跟物理在裡面的金融書,唸原文超級硬是可以預期的,樓主您還能唸二分之一,給您掌聲~~
悠然~~
謝謝樓主介紹本書.


對國外金融財務類書籍的翻譯在書市中是一個蠻熱的區塊, 但書局與譯者選書的市場考慮不可避免, 從市場對N. Taleb 的'黑天鵝效應' 和 Benoit Mandelrot 的'股價, 棉花與尼羅河密碼'兩本書的反應可以推知大眾的閱讀方向. 如果仔細觀察一些書籍推薦名單 或暢銷書, 或許會注意到, 讀者很難擺脫出版商的行銷制約; 可喜的是國外電子書越來越普及和方便, 對讀書人來說是一大福音.

zagato wrote:
"The Big Short:(Michael Lewis)


他出的書必買...
感謝樓主的推薦
的確國內的財經書籍在程度上
落後國外甚多
不過好奇的是
這些國外的財經書籍所介紹的東西
在應用面上
是否真的實用?
或者知道怎麼用?
講簡單一點
可以讓你賺得到錢嗎?
我常覺得:
========
知道
是一回事
做到
又是另一回事
========
舉個簡單例子:
大家都知道要賺大錢
但你知道這件事情
你就賺大錢了嗎?

所以我的疑問就是:
這些書籍讓你"知道"一些"他所認為"的事情
但他有教你如何應用這些事情
並且從中獲利嗎?(財經書籍的目的,不是在此嗎?)
看了一堆書
讓你賺錢了嗎?
看這些書的目的是什麼?
這些書的內容能達到你的目的嗎?

這些問題
以我個人的觀點(從國內的財經書籍來說)
我覺得絕大部分是否定的
所以我很少有想買的書

如果國外的這些書能讓上面的答案變成肯定的
那就真的值得一看並加以收藏
我沒有否定的意謂
因為我沒有看過這些書
所以才提出這些疑問
說實在的
我真心希望這些國外的書真能讓上面的答案變成肯定的
因為我就是在尋找這樣的書
如何找到某本書, 然後那本書能讓你賺大錢?
找到書--->讀熟他--->賺大錢, 到底是這是因果還是關聯?
以及能否歸因到這本書的幫忙
而不是因為之前其他許多書的累積與個人知識經驗累積的結果?
讓那本書成為跨上致富之路的最後一根稻草(好的草)
還有, 最重要的
所謂的賺大錢,
是遍歷性還是隨機性呢?......

國內賣財經書籍,行情好的時候書賣得好,新書出得也多

行情不好的時後書賣得不好,也就很少有出版社想出新書

去年行情好,許多財經部落格就開始紅了起來,出版社見有利可圖,就紛紛邀請部落格主出書,出書量爆增之下良莠不
齊也是可以預見的狀況~~

至於唸了書會賺錢?也許會賺,也許會賠;就像樓主所說的隨機性,也許這本書裡面的方法觀念跟這陣子的市場走勢很
一致,那就會賺錢,不過因為是隨機性,也許過了一兩年,同樣的方法用出來會賠錢也說不定~~

所以投資人必需長期的檢視自己的操作系統與績效,以避免落入隨機致富的陷阱~~

不過我不會因為唸了書不一定會賺錢就不買書唸書就是了,我們家買書是用來唸用來劃的,不是用來放在客廳收藏的
,我跟我老婆在家裡有好幾面書牆,兩個人都喜歡唸書,所以也教導小朋友喜愛唸書,家裡中文日文英文的兒童童書繪
本也很多~~
悠然~~

zagato wrote:
這衍生出來一個在下我很不以為然的現象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過去兩三年以來
台灣金融/財經書的品質越來越低落?
這似乎是因為部落格/部落客興起的關係
通常的公式是
討論區/部落格--->意見領袖--->預測某次頭部/底部正確--->變紅--->出書--->???


講得太好了
因為跟樓主有著一模一樣的感覺...

不過我覺得這跟國內新聞事業很像
因為專業書沒有市場 所以只好弄些譁眾取寵的東西...


zagato wrote:
如何找到某本書, 然...(恕刪)


我想單單因為一本書就可以讓你賺大錢
我想機會應該不大
但也不能否定這個可能
因為說不定就是有這隻黑天鵝
只是你還沒找到而已
只是這不是重點
我覺得現在想問的問題是:
你買財經書籍的目的是什麼?
你如何認定一本好的財經書籍?
買與不買的決定因素為何?
這是我想請教的問題
zagato wrote:
如何找到某本書, 然後那本書能讓你賺大錢?
找到書--->讀熟他--->賺大錢, 到底是這是因果還是關聯?
以及能否歸因到這本書的幫忙
而不是因為之前其他許多書的累積與個人知識經驗累積的結果?
讓那本書成為跨上致富之路的最後一根稻草(好的草)
還有, 最重要的
所謂的賺大錢,
是遍歷性還是隨機性呢?......


曾經有一本書
讀它的時候沒賺到錢

兩年多後再想到它的時候
它就讓我賺到錢了



知識與財富一定有某種程度上的關聯性
不過應該沒有必然的因果論
不過近來市面上的書,大概都是譁眾取寵/抄來抄去/打嘴炮的廢書佔絕大多數
你只要看看01的理財板就知道了
不是K線來K線去
就是量多量少
不然就是某某阿CAT, 阿DOG指標

這表示台灣很多散戶都喜歡這種簡單,速成,不需費力的投機方法
因為這可讓他們產生得以"駕馭市場"的錯覺
(看我多神!可以操弄市場耶, 屌斃了!誰說市場是偉大的羞辱者?!)

至於扎實的基本面分析
或是學術味很濃的金融理論
在這裡是乏人問津的
(看什麼財報,看什麼現代金融理論?!無聊死了,根本神氣不起來,無法跟人炫燿)

既然散戶都是這付德行,書商當然投其所好,出版會暢銷的書了
誰管它內容膚不膚淺,是不是廢書!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