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c wrote:
很不幸的去年初進入了所謂"全球金融地方XX"Hxxx"外商銀行
沒想到進去後對員工不斷的洗腦,告訴新員工這是好銀行,國際銀行,可以任職一輩子的銀行
天喔~剛去有必要對員工勞改嗎? 難道我思想有問題嗎?
當銀行員除了業績,就是業績,不過發現很多事情很使表面很足夠
雖然我來離開了,卻發現大家在外商的壽命都很短,短的很扯
7年級生抬頭掛經理,協理的一堆;但表現出來的,讓人搖頭與感到虛假
感覺像是傳銷公司的假面具,看到名片還以為外商公司經理,協理的職等
但實質薪資卻是本土企業的專員,高級專員;讓人覺得不切實際
...(恕刪)
沒在外商銀行待過! 不過反正本土銀行裏面也是一堆經理人是這些外商資歷的來來去去
1.企業認同本來就是一堆企業在做的事, 也不是只有外商
你說洗腦也行, 但是你不認同這家公司又怎會有向心力?
2.現在那個金融機構不用績效? 還是我該說那個公司不需要績效?
看看郵局 ... 甚至最基層的農會吧! 光靠存放款利差銀行怎麼活?
其實問題也是出在經理人的汰換上, 這些經理人必須在一定時間內
做出績效. 不然就要走路, 他們自然往下壓榨了 ... 這在很多商業銀行都一樣
3.樓上有人提了, 看看老公營行庫要幹到主管要多久的年資?
幹到那個位置以後相對於他領的薪水, 又能對公司提供多少貢獻?
(公司該照顧員工但是不是用這種方式照顧)
在我的角度來看將銀行經理細分營業廳經理.業務經理...也是挺好的 ... 分工嘛!
跟朋友聊天常提到, 金改雖然弊端叢生肥了某些財團, 但是看看公營行庫的改變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