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三十歲前有存到一百萬的人.....


francon5478 wrote:
不用30歲就有一百萬了...(恕刪)


這方法你用了現在有一百萬了?



ps:我不用這方法也有了...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大豆頁平 wrote:
這方法你用了現在有一...(恕刪)


這是很務實的作法~

至於不用這方法就有一百萬的你

可以分享你的方法嗎??!!
cmy0507 wrote:
這是很務實的作法~
至於不用這方法就有一百萬的你
可以分享你的方法嗎??!!


樓主的建議還是可參考的!
不熟的不要碰!

工作滿2年/不用拿錢回家/沒什消費,
就這樣莫名奇妙存到100萬了!
但現在每年卻存不到50萬了.
買中華電信前也得先有一筆錢
況且股市振盪也不見得心夠強
不是閒錢的人大概也沒耐心放在那等漲
很多人到30歲前存不了
還得考慮他個人家庭因素
家裡沒錢讀書時得學貸
出社會還得拿錢回家裡

ps不過我是不用拿錢回家
只是聊聊一些朋友的狀況
我哥的小孩1年存12萬(儲蓄險)
錢已付完目前每年領12萬
他現在小5



francon5478 wrote:
二十幾歲剛出社會投資我個人覺得有幾個你能不碰就不要碰
1 汽車 (只賠不賺的東西........)
2 保險 (這個是反過來只賺你的錢不賠你錢的東西)
3 基金 (別相信定期定額投資這種屁話,
那些穿的人模人樣的理專大部份都是半路出家的)
4 小孩 (千萬別為了爽那一下 那一下至少要千萬元...)
5 信用卡(其實辦一兩張卡是需要的,要建立一下個人的信用,這個其實還不錯用...延後付款的好工具..但是不能給別人用 尤其是女人)
其中尤其是基金跟保險 說到基金跟保險一定會有人譙我
你可以罵我笨蛋或其它更難聽的話...
我不介意......純屬個人觀點
我個人覺得跟朋友借筆錢少說也給個3%利息錢 放銀行也有活存利息...
你拿錢去買基金 沒收他利息錢就不錯了 還要付他管理費 手續費
基金操盤人最後還不是拿你的錢去炒股票....反正又不是他的錢
賠很多錢了不起換一個基金操盤手,再跟你說要定期定額才會賺錢
廢話........我閉眼睛買中華電信一年也有個6%股利
拿別人的錢玩股票 這麼爽瞎買一些投機一點的說不一定一次就翻本了.........
二十歲買什麼終生險意外險...能免就免了先有錢再來買.....
在台灣三十歲之前存不到一百萬的一堆人 ....
差別就在這了 上班族來說....
一百萬利滾利一年6%就6萬塊了 等於每個月多你五千塊的薪水
十萬塊6%滾來滾去還是一年六千塊一個月一千二 當然存的快.....
如果你想安安穩穩的三十歲前存到一百萬
打個比方...20歲每個月存1萬塊一年12萬 每個月買個零股約有兩張中華電信
不用30歲就有一百萬了......說的容易做的人少.......
你可以拿計算機無聊算一下呀....
玩股票每年都保證能賺20%以上的人台灣沒幾個 平常的人很難辦到的
在台灣玩股票是投機不是投資.....
我知道發這篇文一定會被幹譙 可以罵我但我是出自好意的


寫得滿好的
1. 若不是工作必須 那時候剛畢業 死也不會買台汽車來折磨自己 偶而還要開罰單
我有算過 如果那時沒買 而是現在這時候才買 中間差距 現在應該會多一棟兩房的房子
2.3.保險和基金的觀點和我很接近我一直認為最好的保險就是錢在自己身上 自己決定 所謂保險只是送錢給人家出國玩 保險利潤太好了 當妳有事發生 得看人規定臉色給不給錢 其實就是自己的錢 要透過保險公司還回來而已
所謂風險轉移 在那二十年時候 能夠真的就覆蓋妳風險嗎 對我而言反而增加開銷和拿不回來的風險 當真要保 還不如找可以拿回來的二十年期壽險之類的 一樣日額保險但可以拿回來加一點利息
基金可以改成複委託或網路直接下單購買國外股票 其實絕大部分基金都是買股票賺錢 既然如此 自己來不就得了
每個國家都有所謂牛皮股 養老股 找出來
基本上你能忍住短期進出心態 年年月月固定金額投資基金 不也代表你可以每三個月投資一張股票年年如此
4. 小孩 二十出頭的千萬別嘗試 這我就不知道了 也許先苦後面輕鬆 有自己更多時間賺錢也不一樣 要看雙方家庭背景
5.辦一張卡是正常應該的 每個人都有面子時候 總不好花幾萬塊買LCD電視時候拿大鈔出來 怪怪的 也危險
一張卡也比較容易控管


我贊同樓主觀點 在三十歲前對於汽車保險等等較重大支出的重要性分配要有所取捨
先把最重要的百萬母基數達到再說

我的意思就是 有些東西支出可能很重要 但在二十出頭時候考量的方向 可能有些不同
當你自有資金達到一個規模
你會發現 一些原本在二十歲時後覺得很大問題的支出問題
即使成本增加都不會是問題

忍耐慾望

Mobile01系統服務員:你也知道寫文章很不容易,麻煩您寫一些好文章,不要寫一些有的沒的,這邊是01,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網站
francon5478 wrote:
二十幾歲剛出社會投資...(恕刪)



幾乎都同意樓主的看法
但有一點樓主可以再稍為思考一下,或許會有另一番想法就是保險的問題
第一要看你保什麼險,不是有險就保,而是要爭對自身財力狀況跟必需性去篩選
第二一現在的老年疾病,特殊疾病跟現代人飲食習慣,特定的醫療險跟防癌險我覺得是必要的不然你年輕努力存錢跟努力用複利賺的錢到時候可能連醫藥費都付得很痛苦,台灣健保雖然不錯但很多東西卻還是無法給予最完善的照顧.
第三買保險隨著你的年齡增長正常來說保費是會越來越高的,而且會要求做一堆很機車的檢查,甚至不讓你保.

這是個人想法,僅供參考
francon5478 wrote:
二十幾歲剛出社會投資...(恕刪)

都同意,女朋友最好也不要交,太花錢啦~~

所以,30歲以前100萬是很難的~~
悠然~~
以前,我也很瘋迷基金, 每個月, 有近2/3的薪水, 會自動轉進5支定期定額的基金.
後來在這次金融風暴時, 一口氣毫不眷戀全部贖回..

因為我覺得, 基金. 有一點類以保險公司, 就籌資, 拿投資人的錢, 去炒黃金, 石油.
大豆.. 及他們選定特定國家. 或洲別.. 就這樣, 石油愈來愈貴,當我們怨聲載道.
在怪中油漲價時, 是否也該反省.. 為什麼我們要去投資能源基金呀.
還有. 母親到了, 想買金飾送媽媽. 結果. 原本印象中.. 一錢2千多的黃金,現在
4~5千了. 為什麼我買不起了.

如果不是那些經理人, 在炒作, 這些基本的原物料, 會漲的這麼離譜嗎.
還有. 為什麼.. 台灣會有這麼多的熱錢進來.. 是不是也是背後那些看不見的
黑手搞的鬼.. 那.. 那. 出資的人是誰. 我有點嚇醒了, 原來我也是背後那個
出資者之一

以前,我也很迷保險, 但看到那個壽險公司, 不斷的在買地皮養地,
看著他們的標金,不斷的創新高價.. 這些大老闆哪來的這麼多錢呀.
還不都是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出的保險費, 原來想要給自己買安穩的保障.
結果.. 現在. 害自己買不起房子.

看看國泰人壽,新光人壽, 買的地一塊比一塊大. 蓋的房子, 一間比一間豪華,
但. 身為他們保戶的我, 卻買不起房子..

所以. 現在. 我的投資已經重新配置了, 自己買外幣定存, 買股票, 等,
反正就是死存錢, 也不要再買基金及保險了..



safehaven3012 wrote:
都同意,女朋友最好也...(恕刪)


agree

女人與車子是理財的兩大殺手

岳父家很有錢就另當別論,就是另一種理財投資了
irene2609 wrote:
以前,我也很瘋迷基金...(恕刪)

保險是用來保障我有意外的時候
而不是認為這些錢丟了就沒了
或者拿去給壽險公司炒地皮

怎麼大多數人都把保險給扭曲了

他們炒是他們的事
我只要我該有的保障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