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小故事看台灣未來的經濟

台商西進有成功也有失敗的例子
但是南進好像都全軍覆沒?

東協等國不是工資更便宜嗎?
有沒有在那成功然後回台置產投資的


Nelson5 wrote:
我有一個幼時的朋友最...(恕刪)


你的朋友該不會就是寶島眼鏡的兒子吧
最近寶島也要回台灣設廠
故事很精采
我相信是真的
但是代表台灣未來經濟嗎?
我抱懷疑態度
這應該是這位發達主人的未來經濟吧

舉例來說
一位作業員在工廠待到退休
他的經濟能好到哪裡去(另外投資發財的不討論.而且有多少投資是成功的)
只能求溫飽吧
更何況現在要找一份工作
並保有工作都有些擔心了

當然希望他們回來能投資增加工作機會

但是生意人不是傻子
回來一定有他的考量


從以前就知道了
戒急用忍....騙人的(或許可以減緩產業外移..避免失業率飄高)
開放西進...沒有用(增加產業外移....快速提高失業率)


我覺得應該是朝
提昇競爭力著手
要有研發的能力
不是只是代工
當然還有其他.....


我想說的是, 台灣需要的是更多的投資增加就業人口, 來刺激更多的消費並因此增加服務業的就業人口,
我記得有好一陣子在台灣有很多還不錯的餐廳每天都是人聲鼎沸, 每天晚上你到復興南路, 不管是小李子還是無名子都需要排隊等候位置, 隔壁巷子藍文青開的火鍋店天天都是客滿 (當然現在藍文青是土地開發商, 可能賺得更多了), 可能我已經離開台北太久, 但是我朋友說現在的生意和以前差非常多, 主要原因當然是有消費能力的人往另一個市場移動了


之前我一直在外商服務, 在1996年之前, 這個美商只在上海和北京找了兩個當地的分銷商行銷他的東西, 我每年都必須到這個兩個地方為當地的業務和FAE上課, 幾年後, 大陸業績越來越大, 美商直接購併了這兩家分銷商, 變成中國區的分公司, 當然, 在那個大陸人很難來台灣的時代, 我還是必須每一季的兩岸旅行, 當時總公司誤信了台灣分公司的報告, 認為台灣換了領導人之後, 兩岸就會三通, 於是關閉了3C產業已經末路的新加坡亞太總部, 選擇台灣當作亞太總部, 管轄韓國, 香港, 中國和台灣的業務, 還擴編人數由70人變成160人的規模, 但是總統換黨又換人, 一年又一年, 一直到2004年總公司已經看清一切, 在2004年底把亞太總部搬到上海, 台灣變成台灣分公司, 我們的老外總經理也退租他在天母的房子, 全家搬到香港, 台灣呢? 在2008年的時候只剩下不到50人, 從此台灣的員工變成輪調上海, 我也看著當初剛從北京清華畢業的小朋友, 薪水從1800RMB一直到今天超過35000 RMB (當然他的職務也大大不同), 台灣呢? 在1996年時, 因為當時台灣的科技產業分紅配股的競爭, 我們提供給有三年工作經驗的FAE的薪水是年薪至少一百五十萬 (分紅另計, 業務和FAE的分紅不同), 汽車用油和過路費實報實銷, 每個月還有一萬七千五的car allowance. 每個月2500的教育津貼, 1800的伙食津貼, 每一年一月還可以到美國參加培訓, 我有一個同事考上了一個甚麼美國在台灣的MBA, 公司還全額出所有的學分費用, 你要是太閒也可以去上個卡耐基, 公司全額補助, 現在呢? 我那天聽還留在這個公司的同事講, 當然比起台灣公司的薪水還是比較高, 不過算一算年薪加上其他福利大概只剩下總額120萬到130萬之間, 因為這是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調查之後所做出來的薪資決定, 而且和十幾年前徵人不易的狀況相比, 經常會有客戶的工程師自我推薦求職, 或者幾乎只要有缺, 內部轉介就把名額填掉了....

一個政策的不同, 真的會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和政治環境的不同......









gg7878 wrote:
故事很精采我相信是真...(恕刪)
我跟陸幹一起去內地城市招生,陸幹順口說了一段開場白
"到了北京才知道官小,到了深圳才知道錢少" 我們要招學生去深圳工作,要這樣說.
接著他說 "到了台灣才知道文革還在搞".

當時是2006年,我當然知道他說的是什麼,只是不知道人家對我們這麼清楚.

亡羊補牢未晚矣,大陸搞了三十年反右文革國蔽民貧...我們才幾年...不怕不怕重新奮鬥.
Nelson5 wrote:
我想說的是, 台灣需...(恕刪)

oldsnake wrote:
我跟陸幹一起去內地城市招生,陸幹順口說了一段開場白
"到了北京才知道官小,到了深圳才知道錢少" 我們要招學生去深圳工作,要這樣說.
接著他說 "到了台灣才知道文革還在搞".


人家大陸搞政治運動30年, 3反5反大躍進, 文革等等, 結果如何??????? 總共搞死人上千萬, 現在大陸人都怕死了,

人家那是胡搞瞎搞政治後, 幾十年後終於頓悟, 還是顧肚子最要緊,

那台灣呢 ????????????????????????????
Nelson5 wrote:
我想說的是, 台灣需...(恕刪)


在01逛了這麽久,覺得您是少數極有見地之人啊。我覺得呢,臺灣過去搞戒急用忍,搞南進,同時過於熱衷政治鬥爭,有民主卻無共識,這些是拖累臺灣經濟的主要原因。產業轉移是潮流所趨,產業到了該轉移的時候就得轉移,已開發的地方就得靠產業升級(其實最近兩年在大陸的東、西部經濟也是朝這個方向進行)。然而臺灣在轉移上被政治所制肘,在升級也不成功(沒有市場的支撐,沒人真正關心輔助)結果就是現在這樣。其實臺灣地理位置優越,教育水平高,只要開放心態,多點求同存異,把建設和發展作為主要目標,大力吸引投資和人才,我想沒道理會發展不好的。

B.B.club wrote:
人家大陸搞政治運動30年, 3反5反大躍進, 文革等等, 結果如何??????? 總共搞死人上千萬, 現在大陸人都怕死了,

人家那是胡搞瞎搞政治後, 幾十年後終於頓悟, 還是顧肚子最要緊,

那台灣呢 ????????????????????????????


愛過才知情重,醉過方知酒濃,摔過才知傷痛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Nelson5 wrote:
頂新康師父發跡彰化,...(恕刪)

我只想問一件事..
為什麼都是買帝寶?

把帝寶全部買下來也只好到台北市的當時價值90億元,基地面積為5642坪的一塊地阿
也只好到三重幫的宏盛建設

錢是匯回台灣了
但投資豪宅真的對台灣經濟有幫助?
現在價值炒到三,四百億的168戶帝寶
只有警衛,管家,瑪麗亞,台電,國稅局有分到一點湯吧??
因為帝寶是指標, 是當時所謂的"頭牌", 台灣人愛面子, 明明你錢賺得比別人多, 別人坐頭等艙, 你怎麼可能去弄個經濟艙? 別人住帝寶, 如果現在你當然去買文華苑了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