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一下.為什麼24小時的便利商店.他們都要用租的.為什麼不要買下來.再跟銀行貸款.這樣不是比較划算嗎

LOUIS2133 wrote:
這2年以 台北縣市 ...(恕刪)


我家附近方圓幾百公尺的範圍內有十家超商 超商沒有以前好賺了 而且如果做不起來可以馬上收起來

做得起來的 你想要買 屋主還不願意賣勒
areschen wrote:
台中市崇德路久樘巴黎...(恕刪)


那一間店面我曾在某仲介商的廣告單上看過售價,真是一筆可觀的數目,內心在想真值那麼多錢嗎?


話說回來,超商每每選擇的地方皆是三角窗店面,物以稀為貴,房價自然也居高不下了

遑論賺錢與否,這成本對於商人而言便是一大負擔了。

這讓我想到之前看到一本書闡述麥當勞發跡過程, 其中他們在跟銀行貸款的時候, 他們說麥當勞不是速食業, 他們是房地產業, 這樣子就借到了營運資金, 不過我想統一企業是完全不需要這樣做

好啦, 我一下我們家巷子那家小七的狀況, 一樣是三角店面, 還附有兩個停車位, 但是店面不大, 在南崁這個地方, 一個月的租金是 8萬, 去年金融危機, 小七要求房東減少租金但不同意, 今年年初租約到期就徹店, 到目前為止還是空在那邊, 我們外人看了是很好笑, 一條街上有四家全家, 兩家小七, 好像還有一家OK, 這樣子密集的開店, 營運當然會困難, 小七要求共體時艱被拒絕後, 趁機退場, 而房東堅持的結果就是雙輸

不過小七這幾年的策略好像有變, 桃園不少小七都收起來, 南竹路收了兩家, 開一家新的, 武陵高中斜對角兩家也都收了



老大發文前先做功課好?.你投資大概也是有問題馬上問.然後道聽途說一堆.從來不查資料跟沒自己看法


便利商店.分加盟與直營.大部分一間便利商店都各有一位老板.有的是租.有的是自有店面.每個人都可開7-11.只能找(統一).幫你規劃.

查一下說不定我在虎爛你.











台灣便利商店已呈飽和階段..目前統一超的做法是提升來客數跟客單價..
關閉無效益店面,減少管理成本,運輸、物流成本等支出..
推出高毛利商品(7-select)..跨通路搶商機(商品部分量販價)..
提供更多非販售服務賺取手續費(退貨便、交貨便、ibon購票)..

以上僅供參考~
突然的驚喜很不討喜..
a9021006 wrote:
請問一下.為什麼24...(恕刪)


樓主可能沒做過生意

不要說是開超商了,做任何的生意沒有人會先買店面

如果買了你要多少年才能回本!?

除非你是做家族企業,本身地產就是自己家的

不然沒有人做生意會購地產的,除非生意做的不錯,地主也肯賣的好價錢

怎麼樣叫做划算!?看你的事業營利多少再來算划不划算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