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腦鐵金剛 wrote:
真的有幫助嗎?我實在...(恕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1576243
我個人5/28是看"短多", 有些東西是根據法人的動作去分析的, 我個人認為, 分析不可能每次都對, 但是"要有個人的看法", 因此, 對大戶, 法人的做法瞭解, 是可以減少未知的恐懼. 我5/28就是因為認為那是法人的動作, 因此對於下跌, 認為可能是法人結算摩台指的結果.
我對歐債的看法就是, 國外這些動輒百億的基金, 要賺錢絕對不是玩我們散戶玩的這樣一檔兩檔股票, 而是要有規模的玩. 台灣的主力拉抬, 摜殺一兩檔股票就了不起了, 而國外這些基金因為部位太大, 是可以摜殺一的地區, 國家, 因此, 這樣玩他們才有利潤(玩一兩檔股票對他們來說就跟我們看成交額很低的個股意思差不多, 就是難玩, 進出不方便). 歐洲人的消費模式, 美國人的消費模式, 長久以來大家都知道, 因此他們入不敷出, 借錢來花, 個人習慣舉債, 國家也習慣舉債. 但是因為都習慣了, 習慣也無所謂. (經濟學上講勤儉的矛盾, 就是跟這件事有關, 他們認為消費才能擴張經濟, 也就是槓桿化消費)
然而, 這種事一看就知道問題在哪裡, 可是高盛.. 等等這些國外操盤手, 就每天輪流出來喊空, 喊到大家都緊張, 就會有"超額利潤"! (跟我們台灣主力結合公司派出來放利多利空差不多, 只是他們的玩的規模比較大) 長線當然經濟會因為歐洲人發現自己應該縮衣節食一下(國家與個人都是), 消費減弱而產生"勤儉的矛盾". 但是短線喊這麼大聲, 只是要讓大眾恐懼, 加速他們放收的回收. 然而, 這些基金經理人, 其實, 私底下我猜都瞭解, 喊喊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