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如何為寶寶作理財規劃呢?

十五年前台灣還不知道"定時定額"是什麼東西時,我就已經在買東歐基金了.應該可以給你建議
理財首先要知道兩項;
1.風險
2.投資報酬率

而且,不把風險兩字放在投資報酬率前面,一定會賠錢.
風險有幾樣基本常識是一定要知道的:
1.物價波動
2.可測因素----未來可能的疾病風險
3.不可測因素---大環境如政府政策/石油短少/戰爭等等

除了第三項外,第一樣屬最可以預測,但也最被人忽略的

所以,理財者要看方向:
積極,可承受較大風險者:最忌諱把錢放在銀行.每年的物價波動都在3%-5%間.年初一張1000元鈔票的購買力,到了年底就只剩970元--950元的購買力,銀行定存年利率頂多也不過2%.
保守,無法承受較大風險者:以保本為宜,因為隨時都要用到錢,或者已經沒有多餘時間或精力再賺錢

所以人都犯了一個毛病:年輕時錢放銀行,退休時錢都拿去玩股票

理財有三個最重要的因素要知道:

時間
時間
時間


(C)時間能稀釋利潤
時間能降低風險
(C)

所以理財方向,如果是十年後甚至二十年以上之後才要把錢收回,那麼建議你們一定要把錢放在高投資報酬率的理財工具.高投資是有高風險,但是長期投資的結果,時間會把風險降低.

如果理財方向是為了幾年內就要收回,最好去買債券/黃金.債券/黃金比錢放銀行好一點,又能抵抗每年3%-5%的物價通膨率.

想賠錢,很簡單.
去玩股票,然後沒幾年就想賺錢;
錢存銀行,然後希望十年二十年後就能存一筆大錢(是能存一筆大錢.可是那時候這筆錢的實際購買力早就被侵蝕光了)



目前我們自己為寶寶作的理財規畫包含有:
1. 開立寶寶自己的銀行帳戶,寶寶若有收入都存到他自己的帳戶裡(包含紅包,長輩給他的錢).
2. 購買包含意外,人壽,醫療的保險.
人壽保險可以盡量降低額度,因為保險公司很聰明.繳二十年,可是二十年後他付給你的這筆錢的價值,根本是爽到他,甘苦到你;意外險跟產險公司買就好,理賠一樣額度,但是比較便宜;醫療險目前三商美邦還有理賠無上限的醫療險,其他公司都是理賠有上限
3. 另購買投資型的保單.
4. 每月定期定額購買基金,包含全球型,區域型及單一國家型,因寶寶年紀還小,投資時間長,相對的能承受的風險可以比較大,所以我們是選擇積極型的標的.
如果是給寶寶的,我個人認為方向很正確
5. 當基金投資報酬率到達滿足點(15%~20%左右),如果有適合的股票可投資,我們會作部份贖回,轉為股票.
6. 股票的選擇,因為是以長期投資來看,所以會選較穩健的績優股,歷年的股利(含現金及股票)投資報酬率在15% 以上,且目前營運績效穩定者.

做股票有幾個要素要實際做到才算有資格做股票
:
不懂不熟悉的不要碰
不要三天五天就看行情
收入不穩定的不要玩股票
想短期賺大錢的不要碰
沒有時間做功課的不要碰




另外再提供你們幾個投資工具

債券(含公債)
黃金(油價漲,黃金一定漲,而且漲得更兇)
匯市(歐元長期看好,美元長期看弱)(B)
ichhuang wrote:
還有6實在是不太實際,除非你錢很多另當別論
如果你真的股票可以放久到孩子長大
那我還真佩服你

錢不多啦...
可是我是真的打算放到小孩長大耶!
除非那些企業經營有問題,有變壁紙的可能,要不然我是打算一直放的.
因為資金來源本來就是每月定額存給寶寶的教育基金,不會動用的.
而且我是上班族,沒有辦法作短線操作.


湯瑪斯與德雷莎 wrote:
十五年前台灣還不知道...(恕刪)

果然湯大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真是受益良多啊.
建議不要買投資型保單
保險跟基金分開買會比較好
因為如果投資績效不好的話
會影響到保險的權益
最後反而兩頭空

保險建議先從健康醫療險下手
如果股票的話建議買定存概念股
個人是推薦像中華電、南亞這種

基金的話幣別很重要
不要賺了績效賠了匯率
可以美金、歐元、日幣都配置

以上是小弟的小建議~

mikan_chu wrote:
<
錢不多啦...
可是我是真的打算放到小孩長大耶!
除非那些企業經營有問題,有變壁紙的可能,要不然我是打算一直放的.
因為資金來源本來就是每月定額存給寶寶的教育基金,不會動用的.
而且我是上班族,沒有辦法作短線操作.


大大有這各心是很好啦
但我還是勸大大股票這一樣是不要考慮比較好
因為當你某天看到漲了一倍以上,你會想賣嗎?
十之八九的都會吧..這時難到大大會放著嗎??
RCA wrote:
如果股票的話建議買定存概念股

嗯. 我就是要找這種股票,原來叫作定存概念股哦. 又上了一課.

ichhuang wrote:
因為當你某天看到漲了一倍以上,你會想賣嗎?

會啊. 如果漲了一倍我又知道的話, 我應該會賣.
不過通常我是會錯過啦. 因為一則是很少看行情, 一則是買了之後我就放著,通常也都不記得買的價格了.
不過就算真的碰到機會賣掉了. 我還是會再把錢買股票回來的. 因為錢放在銀行,定存利率實在太低了.
電信三雄/中鋼等都是可以選擇的.股價不怎麼動,看久了也就會懶得看

可是收益穩定
Mobile01不錯
其實我覺得在婚前也是可以做這些規劃的,
目前我也是有在買基金與投資型保單,
主要是因為有一些目標,所以才去做這些投資,
我覺得買基金真的不錯喔!對於像我這樣不會理財的人還蠻方便簡單的!

另外,我覺得現在的父母親真的都替小孩想很多、照顧的很好,
為了小孩好真的好辛苦、好努力,想說一句是父母親也要對自己好一些啊!
不要太操勞了喔! ^ ^
rainbow0 wrote:
其實我覺得在婚前也是可以做這些規劃的,
目前我也是有在買基金與投資型保單....

另外,我覺得現在的父母親真的都替小孩想很多、照顧的很好,
為了小孩好真的好辛苦、好努力,想說一句是父母親也要對自己好一些啊!
不要太操勞了喔! ^ ^

嗯, 沒錯. 自己的理財規劃當然也是不可少的囉!
這個是一定要的啦.

會想到小孩的教育基金理財規劃是因為兩件事.
一個就是開文提到小孩教育費用的估算的新聞.
另一個是最近去銀行辦事時,發現很多學生都在辦助學貸款.
說實話,我很訝異現在居然有這麼多學生需要去辦助學貸款.

也許是自己的觀念較傳統,
但,自己唸書時,雖然家中環境也不算富裕,但父母從未讓自己需要煩惱錢的問題.
當然我知道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我還是對這些年紀輕輕就要去辦理貸款的學生們感到有些心疼,
也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至少可以不用煩惱學費的事.

另外,為了節稅的原因而直接用寶寶的名字投保或投資,也是一部份的考量.
基本上面所有板大說的都是對的,不過都是假設有錢的做法吧,實際一點,該想想沒那麼多閒錢時該怎麼做吧,像我的做法,最重要的是把家裡經濟支柱的醫療險補足吧,要不然哪天出事,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有閒錢時再把其他大人補足醫療險,最後才是補小孩的醫療險,等醫療補完,再來說其他的投資吧,因為光補足「夠」的醫療險,每年至少就要花掉4或5萬元以上了(像我家是5萬左右),再來有閒錢時,可以買投資型保單拉拉高額度,用來彌補自己如果掛了之後,家眷的生活可以無憂,最後最後才是各位板大所說的買定存型股票或純基金了,供你參考!!
簽名檔
其實基金的風險並不會小於股票
只是因為定期定額把時間拉長
要是出場點不對或者匯率損失大的話
一樣會賠錢的..^^"
而且如果選海外基金的話...最大的壞處是
對那個基金的投資標的所在的環境是否了解
如果對台股的敏感度都不夠了更別說是海外了
要是標的的環境開始走跌了,如果能早一步跑出來
或者是在跌深時加碼投資績效會更好的^^"

所以我個人對朋友的建議都是
第一個是先買足醫療險
第二個就是選定投資標的
如果真的要選海外的話就幣別能買2種以上就買2種以上
如果選定存概念股的話,可以每個月固定買多少股的"零股"
例如每個月固定買進100股的中華電,這樣也可以當做是一個從定期定額基金
如果有分股利的話記得把股利也丟進去買,這樣才能 達到複利的效果喔!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