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mart wrote:
每個人投資股票總是希...(恕刪)
個人持有6121, 3211均有.
板主本篇頗有內容.
不過對於新普及順達的看法, 以今天的時空而言可能需要有些調整.
NB已是成熟產業,成長有限PE最多也就14-15.
電動車的佈局與發展才是關鍵.
順達目前雖有台達電集團在電動車領域的支持.
不過還是遠落後新普,進度不明.
各位不見3-4年前太陽能初起時中美晶, 合晶PE可達30以上.
揚明光(微型投影)去年PE到達70-80.
明年應是全世界各國包括中國的電動車元年.
屆時電動車關鍵零組件股PE應可提升至20-25.
2012年起6121在電動車領域應有顯著營收, 3211則還不明朗.
但我同意板主所言, 3211現金殖利率高是好標地.
不過未來本夢性有可能6121較有可能空間.
個人看法討教各位專家達人.
至今3211小賠, 6121小賺.
數年前買亞光, 今國光, 未買龍頭大立光.
後來停損亞光, 今國光. 如買大立光則可大賺.
個人經驗提供參考.
同意 newsmart大所言未來決戰在電動車電池.
除此外, NB成熟市場第1名有大錢賺, 第2名賺小錢, 3名以後難賺錢.
現今6121市佔愈來愈高, 蘋果iPad 3211也非獨家可見.
至於加百裕則與3211距離愈來愈大.
iPad 把小筆電擊潰.
Asus集團長期競爭力近年來頗有疑慮.
加百裕建議不可中長期投資.
3211則目前有Apple訂單一時還可以抱.
中長期則看台達電集團在電動車之佈局進度.
6121過去數年每年都賺1股本.
且股利扣抵率超過30%.
明年降稅EPS獲利頗大.
今年有1塊權值也符合newsmart大開板文所言, 有成長性又不至稀釋股本過度.
個人相當看好6121未來展望, 列為長期投資追蹤股.
還希望newsmart 大未來多指教切磋有關電池股投資.
這還是個人淺薄看法歡迎討論指教.
順達科董事長鍾聰明具有會計師資格,在企業經營上向來以穩健為主,對於投資策略也很保守,此次與加百裕整合,應是看好未來行動終端與動力電池事業的發 展,決定整合雙方版圖。
另外,據悉,雙方共同客戶惠普(HP)是整併的重要媒介;因為美商惠普希望台灣筆電上下游業者能夠在重慶建構新的供應鏈,所以加百裕、順達科皆有意前往重慶設廠。但是,與其個別重覆設立電池模組生產線,不如考慮合作蓋廠,進而促成了雙方整併。
以客戶結構分析,加百裕的主要客戶有華碩(2357)、HP、聯想(Lenovo)與剛剛起步的三星,而順達科的客戶有HP、戴爾(Dell)、蘋果(Apple)等;雙方客戶重疊不高,具有互補性。
對於惠普而言,是此宗整併案的受惠者,因為新普、順達科、加百裕都是其供應鏈,未來形成新普、順達科-加百裕兩大供應商後,兩方陣營產量皆具有一定水準之後,可相互制衡。
新普在全球NB電池的市佔率約24%,年銷售量約4,800萬套模組;順達科約10%,年銷售量約2,000萬套;加百裕原本市佔約4~5%,年銷售量900萬套,但是在加百裕昆山廠的年產能提高至到2,100萬套吸引客戶下單後,今年市佔率也可望提高到6%的1,200萬套。所以,後兩者合計的年銷售量約3,200萬套,不僅跟新普的4,800萬套差距縮小,讓順達科與加百裕成本也可以下降,會將部份利潤轉讓給惠普。
因為中國薪資結構的變化,台商逐步把工廠內遷到西部,順達科與加百裕 整合之後,除了可能召開股東臨時會尋求股東通過外,接下來的第一步就是評估赴重慶設廠的投資案。
而在動力電池方面,同業新普已在今年初跟大陸央企普天集團合作,合資設立的新公司切入電動汽車電池組與充電系統開發製造,也就是新普投入充電站的製造;而新普與普天合資的新公司的下游電池充電站營運業者,即為大陸央企普天海油。
相對於新普與普天在動力電池產上建構充電站生產線的較高門檻,順達科與加百裕在動電產業上所布局的門檻則較低。順達科跟台達電(2308)合作電動汽車後,順達科選擇以車用電池為主;而加百裕目前先布局電動摩托車與電動工具機市場,約是1K瓦的產品線,相當於6~7台NB的電池組的組合,進入的難度也相對較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