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高物價下另類思考

干涉有分適當干涉與不當干涉(包括過度干涉 干涉不足)
政府的職責事讓大家有工作 有錢賺 而不是為了降低循環利息達到某種程度的政治效果
我本身有使用信用卡 但我從沒被收過循環利息 我都善用分期
我循環利息還在20%的時候 再新光三越刷卡滿5千還可以分六期無息免手續費
現在循環利息我被降到11% 但現在不管再哪消費分期 每期都要收0.58%手續費
對於我安分使用的卡友而言 並沒有受益 反而增加手續支出
受益到的事沒善用自己信用
被循環利息壓到喘不過氣的使用者(甚至真正情況事還都還不出錢了可能沒工作 不是利息問題)
所以我才說那些不當使用者是否有自我檢視反省
不必要將銀行妖魔化
我當然不知道這種痛苦 因為最基本的功課是要自己準備的
不要將過錯都歸咎到他方?!
償還債務優先還本金不是常識嗎?
因為本金基數低了 利息增幅自然會遞減
選擇不當卻要其他人背負完全責任?
除非啦你說理專誤導你 還是他騙你?
我不是要刻意針對你 我只是希望社會上大家
能夠以公平性出發 不要全歸咎他人
否則無法公平客觀
以前存款利率 7% 以上, 放款利率和循還利息也高

現在存款利率 1%, 循還利息 20% 還不叫暴利嗎?
其實重點並不是在利息高低, 而是在還不出錢時有沒有好的協商機制, 有沒有好的破產機制來處理, 僅僅如此而已
天使晚安 wrote:
以前存款利率 7% ...(恕刪)

這個理論比較可以說服我
所以我支持循環利息可以有調降的空間
但我要強調的是 不需要先入為主將很多事情妖魔化

最終零售端代表自由市場的極致
景氣不好 會有商家降價促銷 這點也是正確的
所以銀行業這類寡佔業要比終端零售業管制的嚴格
我也認同
但是無擔保品的利息大家就少動用嚕
qopwenv wrote:
其實重點並不是在利息...(恕刪)

你膽子也很大 跟我一樣強調利息不是問題 哈哈
好的協商機制 跟使用者自己本身的觀念才重要
有人被利息逼死

但你有聽過有人被一杯綠茶逼死的嗎

當然欠錢還錢是天經地義的

但不當的收取高額的利息就有待討論了
被銀行吸血不是我,我只是感同身受而已。
這是一個公平競爭的自由貿易經濟市場
如果各行各業都要限制其應有的利率所得
那試問只有飲料店該限制其利潤嗎
對於股票上市櫃的企業是否也要一並限制呢
那與過去那段“國營”的日子有何差異
自由市場是以供需決定存活
你無法在競爭的環境中贏過對手自然會被市場淘汰
就跟前段時間的裁員潮是一樣的
大家都會任為自己表現不錯但為何會被裁
因為不管金字塔多大多小永遠都會有個底
1DX+1D4+8-15+16-35+24-70+70-200+24L +85L+100L+135L+180L+200L+300L+400L iPhone5s
allenhhchou wrote:
這是一個公平競爭的自...(恕刪)


自由市場,樓主也可以選擇不喝啊,或者你看能不能說服政府單位去做你覺得應該做得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