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ming wrote:文章裏面有寫,這三檔:中鋼、台橡、超豐...(恕刪) 中鋼之前也是由17~20元倍翻之後,才有比較高的殖利率;超豐我不清楚,但台橡也是打底打了快10年才5倍翻,換句話說如果股價持續在10元盤整,根本不可能有高配股配息,而且該作者是由低點抱上去,如果運氣差的由高點抱下來,就算現在台橡又漲上去,本金也還沒回來,所以這種文章還是參考參考就好....
深思他選的股票其實說為定存股也不為過,只要台灣沒倒,那幾支股票都會有一定的水準在但是股利方面我就有意見了,目前正值一波大的景氣巡環風爆世界各國政府無不傾全力撒錢救市,前兩年的資金會非常充足,以維持市場榮景但是也要看一下副作用,兩年後可能面臨,政府支出明顯減少增稅、更多稅收手段因為當初救市的政府目前欠了一屁股的債也該還了一些吃政府經建支出大宗在維生的,股利可能就不會看俏了另外一個不付責任的亂說,要做這種事就要賭啊,壓台船
剛剛依他的做法算了一下 以中鋼為例從92年初開始投資到98年初以目前市價約25.95元來算總獲利率大約是29%看起來還蠻高的但只要股價一但跌到21元總獲利率就只剩下5%比2%定存的複利還少所以 股票還是股票賺不賺錢都看當下的股價..
Gercon wrote:剛剛依他的做法算了一下 以中鋼為例從92年初開始投資到98年初以目前市價約25.95元來算總獲利率大約是29%看起來還蠻高的但只要股價一但跌到21元總獲利率就只剩下5%比2%定存的複利還少所以 股票還是股票賺不賺錢都看當下的股價.. 我不懂,為什麼總是用股價價差來作為獲利的標準?事實上那篇新聞的主角根本不在乎股價的差異雖然實際上這樣不管股價就買,沒辦法將獲利最佳化,但也不差每年當你將領到的股息並再次購買股票,殖利率自然就會上升(他的殖利率就是這樣達到24%的)但大多數人卻沒看到這一點,一直把股價拿來當獲利標準
本金180萬,年利72萬,年息有40%..........要我相信是定期定額存出來的,真的很難啊........尤其是股市腰斬候,淨值還有將近一倍........這要如何相信啊......----------------------------後補:對不起沒看清楚,不過目前月息3萬6,年息也有20%,依然很恐怖,讓我有點難相信。
meredith wrote:我不懂,為什麼總是用...(恕刪) 你確定他是用價差算出29%的我這人投資總是賺少少 所以這種神奇又簡易的投資方法一定要參考一下的啦以下為中鋼試算這是我用yahoo奇摩查月線圖看的價錢2009/4/14 25.952008 4月時 股價50 當年配3.52007 4月時 股價37.8 當年配2.782006 4月時 股價31 當年配3.752005 4月時 股價32 當年配配3.92004 4月時 股價29 當年配配1.42003 4月時 股價19.5 當年配配0.8以其每年投10萬來算2003可買5張2004可買3.3張2005可買3.1張2006可買3.3張2007可買2.6張2008可買2張累計投入60萬買得19.3張若配息金額當年在加碼(同樣以四月價錢算就好)累計約可在買8.5張(有興趣參考下面的計算)加上一點點的配股算30張應該差不多吧30 X 1000 X 25.95(2009/4/14) = 7785002003~2008投入60萬所以總利潤約30%So ... 這樣的投資是比某些追高殺低的要好但有沒有那麼神奇 那麼嚇人嗯大家自己評估囉以下簡易計算 看不懂就算了2003 4月 19.5 配0.810萬 = 5張 5000X0.8 = 40004000再投入 累計5.2張2004 4月 29 配1.410萬 = 3.3累計5.2+3.3 = 8.5 X 1000 X 1.4 = 1190011900再投入 累計8.5+0.4張2005 4月 32 配3.910萬 = 3.1累計8.9+3.1 = 13 X 1000 X 3.9 = 5070050700 再投入 13+1.5 = 14.52006 4月 31 配3.7510萬= 3.314.5+3.3 = 17.8 X 1000 X 3.75 = 66750再投入17.8+2.1 = 19.92007 4月 37.8 配2.7810萬= 2.619.9+2.6 = 22.5 X 1000 X 2.78 = 62500再投入22.5+1.6 = 24.12008 4月 50 配3.5定期投入10萬= 2張24.1 +2 = 26.1 X 1000 X 3.5 = 91350再投入26.1+1.8 =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