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股王爭霸

llinsh wrote:
樓上的兩週前我覺得你...(恕刪)



沒在恫嚇 自己的想法還是一樣有邏輯性

晶華 / 宏達電 股王爭霸與否

很明顯其中有一檔是在炒做題材

就算因為中國熱的關係 業績面有提升 但是提升的業績

是否足以支撐股價 足以與宏達電一爭股王寶座 還是有待商榷

至少從成交量來看 自己不認為晶華有資格當股王

頂多只是搭配籌碼面的優勢 加上 中國熱題材炒做

今天似乎有看到晶華公司高層自己出來否定股價

股王的要件 自己的標準有兩個

1. 爆發性的營收成長

2. 大額成交量 (成交量小 具備籌碼面優勢 個人認為這種股王頂多是山寨股王 )

晶華 1.2 要件都不具備 就算中國熱再熱 全中國11億人人口全都都來消費

那又如何 潛在的服務能量就侷限在那 頂多只是長線看好 股王應該還沒資格輪到他來當 頂多只是高價的股票

目前看來 聯發科 比較符合自己心中的股王要件 如果要票選 我會投他一票


另外 10年線的壓力絕對不可以小看 股市不會莫名其妙突破 / 跌破

一定都伴隨著重大經濟情況變動 如果真的如此

去年9月台股灌破 10年線 今年5月台股就要撘著中國熱潮 突破 10年線

如果認為一個經濟的景氣循環波動 只有短短 8個月

搶著要撘中國熱的順風車 真的除了祝福一路順風 也沒什麼話要說 祝福而已

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是台灣經濟的命脈 過去我也相信這樣的論調

但是歷經去年股市的崩盤 自己有不一樣的省思

如果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是台灣經濟命脈的假設是對的

台股沒理由要跟著國際股市崩盤 中國股市也沒理由要跟著摔車

相反的 我比較相信另外一個假設

台灣依靠的是中國轉出口的經濟連動

中國出口大爆發 台灣雨露均沾 一起分享中國外銷出口的經濟成長

目前的中國極度類似過往創造經濟奇蹟的台灣







llinsh wrote:
樓上的兩週前我覺得你...(恕刪)


不是人多了就代表觀光一定會無限上漲
所以大家才在談本益比和本夢比
沒有人說觀光不好...
大家談的只是股價是否合理
舉個簡單的例子
晶華飯店住宿一晚3000...目前客滿
每年可以賺eps15塊
除非他把住宿一晚調成6000或是調成9000
或許eps就會增加到30~50

那你覺得有可能會把住宿價格調成上述那樣嗎???
我同意若是晶華只是一兩家飯店搞一搞
他絕對不配當股王 有也極其短暫

我想說的是相關類股面臨到的是沒有過的活泉
這個活泉 是我常駐上海六年來
從未在我們機場遇過的熱鬧景致
現在沒有兩到三周提前預訂直航機位
代價就是你得要花近20000台幣去坐跟香港一樣航程的經濟艙

中國跟當年台灣最大的不同
是他的內需市場及其嚇人 藏富於很多民(雖然富人佔比遠比台灣低)的態勢
跟單純做出口的淺碟台灣市場有很大不同

上個月回台看的中部六省大變動專題
好像是商周 確實對沿海跟投資思維起了大變化
交通基礎建設的戰略思維 讓時間完全顛覆了空間的限制
共x雖然貪腐 但是做戰略還是遠比現有台灣藍綠都強

國共既然翻天覆地想交好
恐怕不會一兩年就結束
可以推測的是 對岸這種簡單的施小惠動作
恐怕還不會見底

期待這個我認為遠比期待歐美賠一脫拉庫錢的市場
景氣大幅回升有意義

聯發科要當股王 沒有中國內需市場一直以來的扶持與績效
恐怕也得不到你我青睞
大陸客都住晶華嗎?
晶華真的每天都滿滿滿嗎?

目前看來陸客消費還是有限(跟歐美人士比的話)何況團進團出的,能吃到的就是那些家飯店,
現在台灣旅遊又大家砍來砍去,大家感覺上就只是求生存,誰真的在考慮明天?
台灣靠觀光過活嗎?你自己在國內觀光覺得可能嗎?大陸對台灣是真的想看好山好水,還是只是好奇?

台灣的觀光業終究是扶不起的阿斗,不過這只是個人的想法。
媒體上的分析師,在我看來都做得很好。
但是這個好,是基於分析師本身的立場。

像是『本夢比』、『殺空手』…這類離譜名詞,就是基於分析師的立場來吸引散戶的。

媒體上分析師,資料怎麼拿都不會快過廠商的大股東,籌碼也玩不過
當然也玩不過有大批人力做產業報告的大基金公司、外資。

所以老老實實分析股票基本面、籌碼面…都玩不過大股東,剩下只有炒話題、炒『未來性』
就是因為這是連大股東都無法掌握的東西,自然也不會自討沒趣跟一些三流分析師叫板
這樣三流分析師才有可以玩散戶的空間、才能賺錢。

大陸觀光題材,足不足以支撐晶華賺到足夠的EPS勝過電子股,其實根本不是重點
三流分析師只要有題材可以見縫插針就行了。

人家混飯吃、又不是要混良心、要積德行善等著葛屁上天堂
說那麼多還不是要騙散戶進場抬轎…

PS:一流分析師不會混到要上頻道8x、9x去開節目喊盤,老早有操作大筆資金的金融公司請去操盤了。
惡魔常常偽裝成假先知的模樣 帶領無知的羔羊走進死亡的墓地
llinsh wrote:
我同意若是晶華只是一...(恕刪)


沒錯..現在直航的票不好買..
現在的大陸客確實多數不是住晶華
但是將來不知道 商務客都還沒住就炒成這樣
真要是來了商務客該怎樣?
畢竟還有許多國際及五星級飯店要來

去桃園機場路上 一個華航園區
Novotell(諾富特)國際連鎖飯店已經在蓋了

這些人這些企業要是不知道怎麼跟上劃時代的開放
搞長遠的戰略(其實晶華去開在故宮旁邊的餐廳就挺有戰略思維的)
天上掉餡餅 也是兩手空空接不著

只能怪自己


所以接下來晶華會變成新股王嗎?
創下999純金的新紀錄?
夢都是很美的,台灣的股票都優先反映了夢想,
但卻也最無法面對現實的考驗的,
全世界大概只有台灣有飯店類股吧,不知道香港的飯店類股是不是已經頂天了?
期待晶華創下台股的新紀錄,帶領台股攻上兩萬點,期待中∼
香港都已經大陸人去到像走灶咖了
辦公室裡領2~3k rmb的小姑娘們都去過幾回了
台灣 今年才是元年吧

不必造神
但也不必昧於現實當做看不見
llinsh wrote:
香港都已經大陸人去到...(恕刪)


所以香港飯店因為這樣業績狂飆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