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狼01 wrote:P大,投資理財真...(恕刪) 我假設X大採取固定比例的資產配置,每年再平衡一次,套用1929-1932年的經濟大蕭條的情況(每一年股票資產減損50%)。如果是5股1現的比例,三年後只剩下1300萬;如果是1股5現的比例,三年後還有4300萬。以上沒有包含每年需要提領的150萬生活費。如果是我的話,退休後股票資產佔一半已經是風險承受極限了。
灰狼01 wrote:長期投資? 怎會...(恕刪) 一般來說退休人士有兩個劣勢,第一個是已經沒有工作收入,所以心理與實務上,無法接受資產的大幅下跌;第二是時間也不多,恐怕撐不過就投降了。以上與是不是採用主被動投資策略,完全無關喔。請教一下灰大,你可以接受的資產下跌比例是多少?
灰狼01 wrote:去年此時我除18...(恕刪) 大致上可以這樣說,生活準備金越多,股票比例越低,越有機會繼續執行現有的投資理財計畫。但是股票比例太低,就可能無法抵銷通膨效應。所以比例要拿捏好,這就看個人狀況了。這樣說吧,我們在2008-2009的時候,都佔了那些持股比例高投資人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