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

滿手現金的人心情如何😭😭

林立欣 wrote:
x大,很少出國哦,我幾乎都一個人出國,因為有時需要放空發呆!緬甸是最近蠻常聽到它的新聞,想說要不要花時間去發掘商機,不然在小小公司只是溫飽..我(恕刪)

跟我一樣都☝️個人嗎?和小b?
我連台灣自由行都提不起勁

那去緬甸吧 一面玩一面還有個賺錢可能的動機 應該比較有趣。也許你有個賺錢機遇,賺到錢再來買個百張好樂迪應該很爽,去緬甸吧!
純粹玩到哪都是一樣的,附近公園走走就好了。
我覺得小時候一家看著黃金五寶以及過年的晚會節目是最快樂的時候。以前的綜藝節目也好看多了。
2021 全力VT
林立欣 wrote:
x大,很少出國哦,我...(恕刪)

去看看可以,但是不要被詐騙了
謝謝p大!
pigstand wrote:
去看看可以,但是不要(恕刪)

p大最近還有跟人傳0050的福音嗎?
我前天傳到嘔血
以後只跟正妹傳福音
2021 全力VT
CAMRY車主 wrote:
根據通貨膨脹的速度,這一代也許像x大有6000萬就可以退休,到了幾十年後的下一代,1100萬不可能夠用,我覺得要1億1千萬才夠。施昇輝的1100萬退休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恕刪)

花媽拋出來的這個數字讓我思考了一下。。。我女兒今年剛滿19歲,目前我正在逐步將她銀行帳戶中以保險為主的組合轉換為證券帳戶中的ETF,隨著整體資產成長再加上未來的薪資收入等等,我覺得她應該有機會可以在滿40歲時達到這個新的「魔術數字」。

然而,一直以來我給女兒灌輸的觀念就是:金錢或許可以提供她舒適的生活,卻不見得能夠帶給她滿足的人生,因為沒有任何用金錢所買來的東西,可以和達成自己預設目標的成就感相比擬,不管是學會彈貝多芬的《悲愴》鋼琴奏鳴曲,還是用自由式中途不休息地游完1,500公尺,乃至於一步一步地考上北一女和台大。

很久以前,當我女兒還在懵懵懂懂的年幼時期,有一次我開玩笑地跟她說:「爸爸希望妳有一天可以去讀全世界最好的學校。」她回問說:「那是什麼學校呢?」我斬釘截鐵地說:「哈佛或史丹佛。」她想了一下後回我說:「我沒聽過那些什麼『佛』的學校,我只知道『阿彌陀佛』!」我:「。。。」

若干年後,也許這個多年前父女之間的趣談有機會實現,就算沒有也無關緊要,重點是她能領悟到人生當中只要有努力就會有收穫,不管最終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
Wealth, like a tree, grows from a tiny seed.
schou23 wrote:
花媽拋出來的這個數字(恕刪)


個十百千萬....好多位數
看到我下巴掉下來
我十九歲大概口袋幾個銅板可吃50元不到的餐廳自助餐
2021 全力VT
schou23 wrote:

花媽拋出來的這個數...(恕刪)

看了s大的數字,大家應該都好想當s大的女兒。不知道s大還有沒有缺乾女兒?可以順便把花媽收下。

s大會替女兒放那麼多現金在帳戶,推測總資產一定非常驚人,這些現金只是其中的零頭而已。

花媽一直以來最多也就放幾百萬現金在手上,如果超過1000萬,就會積極尋找投資標的投入,其他的不是放在股票就是放在不動產𥚃面。最近十五年買了四筆不動產,大致以平日自住以及假日渡假為主,換屋之後就轉出租。這四筆不動產,粗估目前共增值達2000萬元。還記得有位代銷業者以前告訴我,買房子每天光是住在裡面睡覺,每天它都在幫你賺錢。閒暇之餘逛建案接待中心也是一種樂趣。x大可以去碰碰運氣,有時代銷小姐不會輸給黑絲理專。不買沒關係,會有人免費和你聊天。
CAMRY車主 wrote:
看了s大的數字,大家(恕刪)

內文有說主要是保險(換算的資產數字)
2021 全力VT
schou23 wrote:
花媽拋出來的這個數字(恕刪)

s大的女兒真幸福,因為有一位好爸爸。
我們一般人最擔心的事就是錢不夠。有錢不是萬能,沒錢卻是萬事不能。
年輕人賺錢後存錢速度一定要高於通膨速度,這是流量觀念。不管增加來源是辛勤工作節儉支出還是理財有道,反正就是要能抗通膨。
其次是存量的觀念,是否要1E魔術數字,我不知道,但是人的壽命是越來越長,因此積存足夠的資產是必要的,尤其當退休後只有被動收入,若無足夠資金產生被動收入,那時本金會越來越少,再加上通膨怪獸,對老人的心理壓力是很大的。
說到此,我有點理解x大為何會喊苦了。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xpotter wrote:
內文有說主要是保險((恕刪)

請教x大
您那簽名檔怎麼有辦法自行變更?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 26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