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土耳其情勢是否會造成連鎖反應外,美元指數也是觀察重點,如果持續向上會帶給財政體質弱的國家壓力,特別是外債多,外匯存底不足的國家,這部分可參考附圖。
====================================================
節錄自 陶冬專欄
上週五,土耳其里拉暴跌(一度挫 23% ),土耳其債券遭遇拋售,觸發市場對歐美銀行和新興市場的擔心,全球範圍內資金進入緊急避險狀態,各國匯率震盪,歐元、英鎊更演出跳崖式貶值,美元指數一舉扯上 96 。此事的背後,還是川普。美國總統號稱准備對土耳其實施貿易制裁,將鋼鋁關稅暴力拉上,土耳其總統回應 “他們有美元,我們有上帝” 。川普似乎將關稅制裁當成新的外交武器,除了土耳其之外,上週對伊朗、俄羅斯和中國亦有行動。美國七月核心通脹升至十年來新高,進一步增大了聯儲九月加息的機會,但是國債市場受到資金避險情緒升溫的影響,美德國債和日元瑞郎受到追捧,十年期美國國債利率回落到 2.87% ,不過黃金價格就沒有起色,美元強勢令貴金屬受壓。英國政府在脫歐談判上不得要領,央行行長坦言對硬脫歐十分擔心,英鎊對美元劃破 1.28 關口。美國對伊朗的第一輪禁運制裁生效,雙方在試探中互動,基金也預先做了對沖鎖定,布倫特石油價格反應不大。
土耳其地理上雖處亞洲,而且人民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在政治、經濟上與歐洲關係十分密切。歐洲銀行在土耳其有巨額貸款,土耳其債券主要也是被倫敦為基地的基金所購買,媒體報導指出歐洲銀行對土耳其貸款的風險敞口達到千億歐元,一家西班牙銀行更超過 80 億。土耳其債是新興市場資產的領頭羊之一,土耳其不穩正在觸發新興市場贖回潮,基金需要套現其它資產應付現金需求製造出連鎖反應。土耳其危機,有其深刻的基本面背景,政府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過度寬鬆,總統埃爾多安政治主張極端激進,經濟政策疲弱無能,今年以來匯率貶值超過四成,無風險借貸資金成本超過 20% ,債務危機似乎難以避免,企業大面積倒閉似乎難以避免,這場危機對該國來講長度可能要以年來計算。土耳其危機的外部兩大直接受害人是歐洲銀行和新興市場。銀行無可避免地要面對壞賬衝擊,不過只要不出現意外的連鎖反應,相信每家最多數十億的壞賬是可以處理掉的,不至於觸發系統性風險。新興市場所受到的震盪會大一些,因為發債成本必然增加,甚至有發不出去的可能。土耳其危機的主要誘因是本土問題,料不至於導致新興市場的全方位坍塌。不過筆者已經三番四次提出,美元強勢一定會弱化新興國家的體質,令突發事件更容易變成全面危機。土耳其應該不是這輪新興市場劫難中的最後一位犧牲者。
---------------------------------------------------------------------------------------------------
節錄自 蘋果財經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
惡性循環致貨幣貶值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昨於《紐約時報》專欄警告,土耳其危機猶如亞洲金融風暴翻版。 (不過這部分言之過早,亞洲金融風暴最主要是擴散造成連鎖系統危機,目前只是單一事件)
克魯曼專欄文章指,假如市場對貨幣失信心並觸發貶值,令國家難以償還外債,及後損害實體經濟,進一步削弱市場信心,會導致貨幣問題持續貶值,這個惡性循環,會將國家經濟推向死亡螺旋境況。克魯曼稱土耳其經濟危機與1998年印尼情況相近,印尼當年外債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約60%,目前土耳其外債佔GDP約55%。該文續稱印尼盾於亞洲金融風暴大幅貶值後,外債佔GDP增至170%。
另外,畢馬威首席經濟學家Constance Hunter受訪時稱,料土耳其市場動盪持續數周,並對其他市場產生蔓延效應。她指土耳其對全球和新興市場的負面影響尚未完全反映,持土耳其資產的歐洲銀行面臨風險最高。
土耳其里拉前日急挫逾兩成,創2001年後最大單日跌幅後,收市跌15%,報6.4275兌每美元。其他新興市場貨幣下滑,俄羅斯盧布前日創兩年新低,報67.9245兌每美元。
====================================================
附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