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96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rrosarian wrote:
今天外資賣超耶⋯是不是有什麼誤會?...(恕刪)


洪董的小而美

樓主的資金密集工業

這2個沒有衝突嗎?



所以群創的影舞者在想什麼?





P大,鴻海一直要拆群創已經喊很久了,至少七年前就有這個想法了,只是段不同意,後來的王也不配合,現在換上鴻海的洪,當然就可以順利推動了,不過當年是中小尺寸拆到鴻海,大尺寸留在群創,段當然不同意。現在有了夏普加上深超,也該是時候拆一下群創和前兩者整合。

不過我很肯定一件事,分拆是為了生意,為了經營,為了管理,為了財務,絶對不是洪説的為了股東。
Kin Wu wrote:
P大,鴻海一直要拆...不過我很肯定一件事,分拆是為了生意,為了經營,為了管理,為了財務,絶對不是洪説的為了股東。
沒關係, 我們只是趁機搭順風車,沒打算買年票,天長地久...鴻海擺明要吃群創的肉,我們小散戶跟在後面,如果有機會,吃點豆腐,喝點大骨湯也好.

段董和超哥他們是資深老業內,很清楚鴻海集團的夏普面板實力有幾兩重,所以他們不像郭董那麼樂觀,反倒有危機感,試著要重整鴻海的面板事業.

夏普過去雖名列apple iphone 供應鏈,但也只是備胎角色, 不如 JDI 和 LGD 那麼重要.鴻海路竹 L6廠,找來日本人協助,試圖突破困境,似乎也不見起色,浪費兩年多時間,一直沒看到具體的出貨量.鴻海乾脆就脫手給群創.

夏普的大面板技術早已落後 台韓業者了,中電熊貓過去找夏普直接合作G6和 G8.5,成績卻一直不理想,反而 TCL 靠重金挖角台灣面板叛將,成績斐然...
後來,中電彩虹的 G8.6代新廠學聰明了,不找日本人,改找 群創合作.

群創在大面板的技術,競爭力和營運績效,可能要比夏普好. 鴻海砸大錢的G10.5新廠, 若靠日本人來管理經營,可能會被日本人玩毀掉.
群創8月8號-15號間會陸續公佈營收,Q2財報,重大事件,當然也不排除同一時間一起宣布。

Q2財報 之前已經幫他把了一下脈,本業損益兩平上下,再加上未分配盈餘稅接近30億,業外要努力做點帳,要不然連Q1的獲利都要被吃掉,上半年就要吃龜苓膏了。不過在面板最壞情況已過,群創已開始調漲報價,Q3+Q4獲利基本上是沒太大問題。

至於重大事件

特獎

鴻海宣布併購群創,或是類似日月光矽品的控股公司模式
由於無論是現金併購或是換股,淨值都是屬於重量級指標,併購甚至還是明文規定不得低於淨值。這對持有淨植26元,股價11元的群創股東來說,算是開了特獎。

命運與機會

部分分拆這部分就比較複雜了,本來是想將這部分個2到4獎,但是考慮到群創過去漠視股東權益的不良紀錄,如果作出一些像是把重點業務去換一些阿哩不達的東西回來,還倒貼現金,那也不無可能,所以在還沒確定洪進楊是劊子手還是菩薩前,只能當作是命運與機會。

基本上如果是要切出去,營收必定會下降,必須配合現金減資,這樣才能維持獲利水準,也達到小而美的目的。幾例來說,如果切一半業績出去,營收獲利必定減半,如果資本額不變,那EPS就跟著減半。這時如果配合減資一半,EPS就能維持不變,且股本輕盈一些,自然就比較可能享有較高本益比。

如果切好的出去,換些包袱回來,又不現金減資,那就是翻到了鬼牌...

誤會一場

只是單純的縮減人力。群創營收與友達相當,但員工卻多出友達甚多,這幾年一直喊自動化縮減人力。"群創光電前董事長段行建日前曾表示:「 2018 年底,群創的員工總數將會減少到 5 萬人以下。」"群創冗員眾多,可以參考一下靠北群創就知道(版本眾多,友達一個都沒有,群創你還真不得人心呀)。所以不無可能這只是一個內部改革,並不打算對外公開。本期發票不開獎,短線希望落空,但至少長遠來看是好的。
D983233 wrote:群創8月8號-15...(恕刪)
堂堂千億資本額,去年 營運現金流入 高達826億的上市公司, 舉凡營運,發展策略,員工績效福利,股東權益卻要聽候持股只有 6%多的大股東鴻海指示. 大股東一直在騎驢找馬,有了新馬子,就把驢子殺掉煮來吃.

以鴻海觀點來看,群創(奇美) 當年2千多億的負債,無法還款, 當年要不是有鴻海出面簽字擔保背書,銀行團同意紓困,早就被銀行團清算解散了,群創的命是鴻海施捨的.

以友達觀點來看,當年兩家門當戶對,原本經濟部和奇美友達經過協調,已有共識要南北合併共赴困境,但友達姿態太高,郭董表面上百般禮遇許文龍,討得歡心,婚事出現變卦,奇美最後下嫁給年輕小夥子群創.婚後卻過得不幸福,許董和郭董蜜月期還沒過完,就已撕破臉算爛帳.

王志超說,台灣面板要活下來就要跨出去,差異化只能多活3年、5年,鴻海集團資源若不進行整合,未來也將在幾波產業洗牌被中國大陸逼退。王志超深有所感地說,台灣面板已經走到瓶頸,再不跨出去,「今日日本面板廠處境就是明日的台灣面板廠寫照」,他並指出「差異化只能爭一時,讓你多活3年、5年,無法爭千秋」,「要活下來必須要跨出去,台灣面板已經沒有退路」。
鴻海集團旗下面板事業散落在不同國家(中國、日本、台灣,未來有美國)、不同語言、文化,加上每家都是獨立公司,如何顧及大家利益,整合成一個面板事業,非常挑戰,也只能盡力做


從超哥的離職感言聽來,他認為台灣面板已經沒有退路,台灣的群創被分拆已成定局,把所有面板分支事業,整合成一家大廠,是集團既定的目標.
大老闆特地選派一個財務專長的 外行人來當董事長,猜想 群創不會只是想精簡人力那麼簡單.
我猜鴻海把6代LTPS中小賣給群創,代表群創要分拆會把大尺寸分拆給鴻海
加上鴻海10.5代線需要群創的技術.研發.設計.線上工程師.避免利益輸送嫌疑.應該會把大尺寸分拆給鴻海,
群創真的可能只做電腦監視器.手機.車載.工控.等產品..再加上整機代工業務.果真如此群創股本可能會減至250億已下吧


別忘了...整合的結果是要能夠把:
1.堺十代廠,
2.深超五代廠,
包裝後,在海外上市;以籌措中/美兩家面板廠的建廠資金。

如果大面板廠給鴻海/夏普,中小面板廠又給深超;那群創就沒了面板廠=轉型成跟鴻海一樣的代工廠...那乾脆併入鴻海,成為台灣的富智康。
如果是這樣,那鴻海得比照(榮化)的收購價格=淨值的1.5倍買下群創/或者比照淨值比=2.4張群創換1張鴻海...那就是特獎了。

Linkman wrote:
別忘了...整合的結果是要能夠把:
1.堺十代廠,
2.深超五代廠,
包裝後,在海外上市;以籌措中/美兩家面板廠的建廠資金。
...(恕刪)


為何要籌措建廠資金?
跟銀行借或發行可轉債就好了啊
外商要來台灣做風力發電,都可以無擔保聯貸600億了
更何況是川普要做政績,第一個響應他到美國投資100億美金的鴻海
哪有在美國借不到錢的道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002000029-260202

2017年10月02日 04:11

朱漢崙/台北報導

離岸風電龍頭來台辦聯貸,規模至少超過600億元。金融圈人士透露,離岸風電最具指標
性的丹麥國有公司丹能風力(Dong Energy)上周由法國巴黎銀行作為財務顧問,從丹麥
赴台灣,幾天內一口氣拜會逾7家大型國銀,為彰化外海離岸風場計畫爭取籌組大型聯貸
案,這也是台灣首宗離岸風電聯貸案。

根據丹能風力向銀行提出的規畫,合計丹能及合作夥伴所擬爭取的聯貸總金額至少600億
元起跳。

此次法巴集團陪同丹能公司拜會的大型銀行,包括公股的台銀、兆豐、合庫、土銀,以及
民營的中信銀、北富銀、國泰世華等聯貸大行都在拜會之列,整個聯貸規劃將兵分兩路進
行,將分別由台灣丹能,以及合資夥伴如麥格理證券集團等,分兩塊籌資。

丹能並特別以可產出的發電量600MW為基準,設算所須聯貸、資金規模,若丹能公司聯貸1
80~250億元,另外合資者也透過聯貸募資280~350億元,整個聯貸規模將達600億元,在
風場完成建立後,將可產出600MW的電量。

小英政府的離岸風電政策,先前已提出在2020年完成520MW示範風場開發的計畫,本次丹
能所提出的600億元聯貸計畫,是以發電600MW為基準,換言之,倘若該計畫能順利執行,
至少2020年520MW離岸風電發電量目標就能達陣。

金融圈人士指出,這不僅是首家具指標性的離岸風電跨國公司第1次大規模拜會國內銀行
爭取聯貸金援,也是丹能風力首度向國內重量級銀行完整曝光其規畫的投資架構及籌組聯
貸案計畫。

但因離岸風電的聯貸案在台灣前所未見,因此有關銀行的主管私下指出,雙方在貸款方式
上的看法有待進一步拉近共識。

據透露,對於以丹能風力出面作為借款人的聯貸,丹能已向拜會的銀行業者爭取,希望貸
款期間能長達7年;儘管台灣丹能規劃會由丹麥丹能母公司出面作保,但知情人士指出,
丹能方面希望以「無擔保品」進行7年期聯貸,但台灣過去並無此例,聯貸銀行希望以跨
國銀行出具海外擔保信用狀的方式替代擔保品,以確保債權。

(工商時報)
【爆料片】郭董放大絕!群創傳將分割與鴻海、夏普整併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725/1397479/

建立時間:2018/07/25 00:03

群創傳出可能分割?有群創員工向《蘋果》爆料指出,群創恐將分割,並與鴻海、夏普進行合併,且公司即將於8月10日舉行員工說明會,說明未來計劃,據了解,製造事業群(OU)將切割出去,產品事業群(BU)留在群創,且可望與夏普於8月簽訂意向書,群創旗下的車用模組與4、5及6廠切割出去與夏普合併。
對此,群創嚴正澄清市場不實傳言,並指出,公司積極推動三化,往加值化、多元化以及平台化發展,外界傳聞為無稽之談。
研究機構IDC資深研究經理徐美雯認為,將群創分拆並與鴻海、夏普合併的可能性較低,畢竟群創是上市公司,如果大規模的分拆合併動作,需要經過股東會通過,另外,群創要與鴻海或者夏普整併的傳言已久,過去以來的傳言可信度都很低。
徐美雯認為,在面板技術上面,夏普具有領先地位,群創製造能力是強項,又有專攻小尺寸市場的深超光電,因此,鴻海集團內部進行面板事業的資源整合、組織重組等是必要的,因為同樣的產品、同樣的技術發展,其實不需要這麼多組的人力及資源做重複的事情。
群創前董事長王志超離開群創之後,仍留在鴻海集團,將身負整合鴻海集團面板事業的重責大任。王志超今年在群創股東會後表示,從鴻海集團的角度來看,液晶技術一開始是夏普開發的,技術不輸人了,群創也擁有好的製造能力,不把它整合起來是很可惜的。
王志超也說,要把集團資源整合起來,真正團結起來,一定要走出去,挑戰很大並不容易,不然會被中國面板廠的崛起給逼退掉,這個行業還是很辛苦,要真正的勝出,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據悉,群創BU產品事業群三大塊,包括電視面板、中小尺寸面板及AII事業群,至於OU為製造事業群的生產據點遍及兩岸,光是在台灣就擁有14個工廠,目前群創在台灣整體的員工人數約3萬多人,全球則有超過6萬人。(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紙包不住火,見報了... 幸好我先搬 卡位了.小賭怡情.

夏普又不是吃素的,怎可能佛心收破爛接收4,5代舊廠呢?

===============

【爆料片】郭董放大絕!群創傳將分割與鴻海、夏普整併



群創傳出可能分割?有群創員工向《蘋果》爆料指出,群創恐將分割,並與鴻海、夏普進行合併,且公司即將於8月10日舉行員工說明會,說明未來計劃,據了解,製造事業群(OU)將切割出去產品事業群(BU)留在群創,且可望與夏普於8月簽訂意向書,群創旗下的車用模組與4、5及6廠切割出去與夏普合併。

對此,群創嚴正澄清市場不實傳言並指出,公司積極推動三化,往加值化、多元化以及平台化發展,外界傳聞為無稽之談。



研究機構IDC資深研究經理徐美雯認為,將群創分拆並與鴻海、夏普合併的可能性較低,畢竟群創是上市公司,如果大規模的分拆合併動作,需要經過股東會通過,另外,群創要與鴻海或者夏普整併的傳言已久,過去以來的傳言可信度都很低。
 
徐美雯認為,在面板技術上面,夏普具有領先地位,群創製造能力是強項,又有專攻小尺寸市場的深超光電,因此,鴻海集團內部進行面板事業的資源整合、組織重組等是必要的,因為同樣的產品、同樣的技術發展,其實不需要這麼多組的人力及資源做重複的事情。
 

群創前董事長王志超離開群創之後,仍留在鴻海集團,將身負整合鴻海集團面板事業的重責大任。王志超今年在群創股東會後表示,從鴻海集團的角度來看,液晶技術一開始是夏普開發的,技術不輸人了,群創也擁有好的製造能力,不把它整合起來是很可惜的。


王志超也說,要把集團資源整合起來,真正團結起來,一定要走出去,挑戰很大並不容易,不然會被中國面板廠的崛起給逼退掉,這個行業還是很辛苦,要真正的勝出,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據悉,群創BU產品事業群三大塊,包括電視面板、中小尺寸面板及AII事業群,

至於OU為製造事業群的生產據點遍及兩岸,光是在台灣就擁有14個工廠,目前群創在台灣整體的員工人數約3萬多人,全球則有超過6萬人。(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 379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9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