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osarian wrote:減資5成的話,是退5元還是直接股票減半? 分拆整合的情況有很多種,大家都可以幫群創算一算命,但減資是公司法明文規定的,只有三種情況 :1. 第一是嚴重虧損的公司藉著減資打掉累積虧損,讓公司有重新出發的機會。最近的錸德就是。2. 現金太多沒有好的投資機會,老闆有良心不亂投,公司以現金將資本還給股東。3. 實施庫藏股制度的公司買回自家公司股票,並將庫藏股註銷減資。依證券交易法第二十八條之二第一項規定就買回公司股份供尚未轉讓部分,於公司辦理減資時,庫藏股之股份既仍存在,即應依比例銷除股份。」群創未分配盈餘高達618億,若真的是要減資,也只有第2,3 種,但如果真是集團需要錢,要保留現金的的話,那就跟減資無緣,採取控股公司換股的方式整合比較有可能。但也不排除股息少就是為了後面現金減資瘦身啦。
Linkman wrote:借券賣出的風險,在群創...是融資買進風險的10倍~所以,萬一你真是單純放空者...還是先擔心自己,別擔心我(融資者)。又或者,你是駐點/恐嚇我這種散戶賣股票給你的主力/槍手...勸你死了這條心。.(恕刪) 這樣也被你看出來?不簡單喔不過你可以留著融資不賣,試試看。
s510720 wrote:不過你可以留著融資不賣,試試看。(恕刪) 看你有多討人厭...老是這種恐嚇語氣...我從馬英九當總統以來就套牢到現在,根本沒真正出過股票;只是...在不同的股票間跳來跳去而已~萬一群創出了啥狀況...頂多就是虧一點%,再跳回友達即可~我可沒有說不賣喔~其實我也不希望有人在股市裡面弄到傾家蕩產/表演跳樓,真的!每次看到都唏噓不已,何必勒?!財產歸零有必要這樣嗎?!你也是喔...萬一出啥差錯,要看開一點~
Linkman wrote:群創的面板廠,大大小小全部在台灣;根本無法比照廠房多在中國的鴻海分拆FII,以便在中國上市籌資...台灣現行的法規不允許。 L大的論點1.既要符合洪進揚(小而美)的說詞,2.又要達到王志超(整合夏普の技術&群創の製造)的願景。我再加一點,鴻海威斯康辛州的投資,那邊初期可能不會導入10.5代,而是6代。【鴻海計劃生變】威州面板廠規模縮水 先蓋成本低的6代廠整合這麼龐大的面板事業要一次到位是不太實際,所以如果先從比較簡單的切割出售設備是可以比較快踏出第一步的。群創6代廠已折舊完畢,帳面價值為0,所以無論怎麼切,怎麼賣,都是賺。鴻海拿到現成便宜設備,就不用籌錢買新設備了呀,初期不用花大錢就可以開工,對川普也是個交代。群創拿到錢來個現金減資,達到"小而美"的規劃,既可提升股東權益,將來要整合也容易一些。以上純屬個人推測
執政者在老百姓 家門前挖馬路,埋管線...居民忍耐一下,可能抱怨個幾句,摸摸鼻子就同意了...但執政者 搞到要拆 老百姓的房子,把老百姓的血汗錢資產收歸國有或轉移給財團,這種有關身家財產的大事,執政者若沒有給老百姓滿意的補償,居民可是會群起造反抵抗的.持股只有6%的鴻海集團過去吃吃群創的豆腐,佔點便宜,群創其他93%的股東,就算心裡有點不爽,但還不至於在股東會造反抵抗.現在持股 只有 6%的鴻海集團 要把群創 拆解清算,資產轉移,如果,鴻海沒有給其他 93%的股東合理的報酬補償, 我猜群創臨時股東會的議案是無法通過的.群創的淨值有$26,股價 只有$11, 鴻海開出來的收購合併價格,要有多高,其他 93%的股東同意票才投的下去呢?面板雙虎的股價被打壓幾年了,百萬張借劵有恃無恐,整群禿鷹明知沒肉可吃,卻趕都趕不走,會不會就是為了這場 10年一度的購併大戲在預先造橋鋪路呢?2009年,群創 半路殺出來,搶走了友達的即將娶進門的媳婦,以小吃大吃掉了奇美,2018年,群創 是要把徐年半老的熟女,破鏡重圓還給友達,把年輕的女兒改嫁給夏普嗎? 如果只是鴻海集團內部分拆整併,大老闆交待怎麼辦,下面就怎麼辦,用不著特地換個財經界的談判議價高手來群創當董座.如果是要將部分資產分拆 出售給其他公司集團,這時就有賴談判議價的高手出馬來周旋, 商定個好價錢.友達自我期許今年是個充滿挑戰的一年, 手上千億現金,還跑去向銀行團借貸幾百億,今年預備了幾百億的資本支出,到現在還不宣布用在何處, 這幾百億該不會就是娶親用的聘金...?? 我亂猜的...台灣地區舊設備舊廠房賣給友達,產線員工轉移到友達; 資深技術研發團隊和管理階層,隨新一點的設備拆解運到美國或大陸,不願去友達也不願去大陸或美國的就優退資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