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這篇文章也有一陣子了.
其實很早就很想向您請教.
只是一直提不起勇氣.
總覺得人生各有各的難處.
很多時候好像也只能一肩扛起努力向前衝而已.
小妹今年43歲.先生45歲(家中長子).
約15年前,公公因為工程款向地下錢莊借錢.
結果等到周轉不了告知家人時,
已經是一個無法解決的金額了.
黑道還來婆家討債.
記得那時爺爺賣了一些地解決了一些.
公婆住家也賣掉了.
還拿了叔叔家去貸款(房貸金額我們繳)
先生因為是家中長子又是學歷最高的,
所以幾乎剩餘的債都是先生扛起來.
信用貸款還款還到每個月的薪水只剩不到3000元.
家庭的費用都靠我的薪水撐著.
我們夫妻也為了能賺更多的錢.到上海工作了7年.
後來因為不想和孩子一直分離,七年前決定回到台灣.
大略算了一下,我們這10幾年裡大約還了有1000萬左右.
老天爺算是眷顧我們.我們的工作運,算是不錯.
這幾年終於把攬在身上的債務還清了.
目前家庭年收入約200萬.
每月需給公婆家用(他們和小姑小叔另外租屋同住).
我們因為小孩上學掛學籍,故一直在娘家附近租房.
每年大約只能存50萬,沒買車,也還沒買房.
總資產約800萬.約500萬投入定存股.
小妹現在比較困擾的問題是.
公婆目前也70歲了.
估計再幾年也會來跟我們住,需要電梯大樓養老.
但詢問娘家附近的電梯大樓約在2000萬上下.
(很貪心的也想住附近,照顧到娘家父母)
房買下去.壓力好大.想延後十年再買.
但又怕先生那時55歲了.貸款年限也沒法20年.
回頭想想,我們的財富好晚才起步.
別人從零開始.我們卻從負一千萬開始.
好在夫妻同心.算是一件安慰事.
很想請李大哥給小妹一些建議.
人生的路途上.能遇到貴人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謝謝您耐心看完!
父親是在青少年時隨國軍撤退來台落地生根. 與李大原生家庭類似的是,我也是一姊一兄. 哥哥高中進入預校、海官到最後成為飛行員. 三姊弟都是僅靠著自己在這片土地上努力地生活著,與富貴一點都沾不上邊.
不過, 對於李大的出身與在此的分享,著實在內心激起不小漣漪...
小時候,家中經常往來,也住著一些榮民老伯伯, 最喜歡在過新年收到許許多多的紅包.
然後抱了幾天,全給媽媽收走成為新學期的生活費了.
長大一點, 開始跟著老爸到處張羅老伯伯兒女們的婚禮.
再長大一點, 由紅轉白,漸漸凋零..
不論是榮民還是軍人,都對這片土地付出了他們最寶貴的青春甚至是生命.
不論是進行何種改革, 都應該保有最基本的尊重與尊嚴.
女人香(Sent of a Woman) 看了不下十遍.
一個放浪形骸卻閱人無數的退伍老兵,一個窮困卻正直的學生....
我最愛他雖眼盲卻能跳上一段探戈, 對生活的品味, 對人生的深切看法.
片名僅僅是因他眼盲後生理上自行補償的敏銳嗅覺..
曾經夢想著自己的護照上, 可以蓋滿戳章,
連第一本護照都要申請加頁.結果,沒閒時沒錢,有閒時更沒錢...
退伍第一年, 看了一部新龍鳳配(Sabrina)後,
就決定要去看看那稱為家的巴黎..最終,我存了一點旅費,離了職,
與3個素昧平生的大學生,一起踏上征途,前往歐洲,那年我才23歲.
20幾年後的今天, 我有了2個寶貝兒子(小三,大班),
我跟兒子們說,
希望這幾年能帶你們去重新回味當年駕車奔馳在德國最"自由"的公路、
音樂的奧地利 與 像家的巴黎..
原生家庭投資經驗豐富(非常非常慘的那種).
只說自己就好,
1. 讓我了解複利的力量:連動債的投資是從網路泡沫化之後開始的,
9~12.5%的高額利率在金融風暴來臨時嚇出一身冷汗. 提前賣出並還本
2. 讓我理解財富重分配的機會
:之後馬上投入腰斬再腰斬的0050,以預期能平衡在股市的大量損失.
3. 財務緊張的感覺:兒子即將出生,金融風暴籠罩,儘管投資失利, 還是要趕緊賣車,買房.
在台北市以近乎未跌的價格買了老舊公寓,此生第一筆房貸,迎接第一個寶寶.
4. 房貸是小資最佳理財工具: 渡過了財務緊張的那幾年, 房貸用在0050的存股是好個主意.
幫老婆創業(幼教), 也是直接再加貸籌集資金.
這幾年為了創業,已經停止所有的理財配置. 不經意看到李大此篇分享,真有如一記警鐘!
目前的薪水除了cover日常開銷(3W)與房貸(3.5W),每月還能有1~2W餘額,
每年bonus餘額約30~50W. 創業部份,每年約有1~3M的餘額
小弟的想法是:
1.保存急用與週轉現金後, 現有定存全轉進美元+CNY. 美元進入高利債, CNY暫泊高利定存. 每月薪資餘額進行遠銀存股.
2. 或是再增貸出2M進行再分配?
另外, 中國惠台政策以及一胎化解禁,對比台灣目前的環境,也有考慮進入大陸幼教市場.
想請李大提點與分享非債基的釣法,也感謝您的分享.
你好 首先謝謝分享人生的故事
時光過去 點點滴滴
所有的記憶 經驗 回憶
就是生活的財富
也印證了之前所述
觀念決定了方向
積極才有作為
人生最幸福之一
就是從興趣找到工作
從工作中找到樂趣
大姊早就可退休
但能貢獻所學就持續教學
大哥在軍中不爽部長決定
也不願接受慰留
現在還是繼續飛航世界
而我也雲淡風輕
讓制度 讓事業 讓投資 自行去運轉既可
保留最大的彈性與時間
閒雲野鶴 專注生活
像昨天去洗牙
診所前沒停車位
我就開到私銀停好車
亂走巷子
有路就逛
在這200公尺的距離
我又發現了三家隱身小店
這就是過日子
而要這樣過日子
需要完成多少思慮與觀念?
沒車位 我立刻想到有甚麼替代資源
而這個資源 你平時就要去積累
如何走對 走出來 那就是方向感
沒有想到 沒有資源
那就是違規停車 不然就是錯過時間
那就是風險
而願意下去走 勇於嘗試
又增加了人生的風景
與成功的經驗
第一項 可以照做 重點也是時機
第二項 沒有必要 因為事業每年可創1~3M
用來攤提折舊 或擴大市場佔有率才是重點
大陸崛起 國外教育也興起學中文
據報 幼教人才 新加坡 澳洲 大陸都有需求
月薪56K 包機票與住宿
消費兩極化 一個夏令營幾十萬都有
花錢毫不手軟
市場很大 風險也有
賣教材 賣品牌 賣質感 都可
就差在所需資金規模大小
台灣繼續作
到大陸建議多方考察評估
這個市場肥美
但無財力人力持續投入
較難竟功
所以戰線若拉長
大軍未至
糧草先行
三思
以上分享~










父親煮的四川牛肉麵
母親煮的台灣炒米粉
出國在外 遊子四方
都會成為記憶的鄉愁
所以不論在何地
有機會 就先來一輪
以解鄉愁
頂級冰淇淋與最新超跑
也都會成為某人的想望
又是美麗的周末
人生就是不斷起降
累積了高度
而看到了遼闊
攝於各機場貴賓室~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pickyxyz wrote:
您好 小弟跟此樓也...(恕刪)
2016年陸股股災時
Rmb vs usd盤中一度貶破7
最後官方緊急出手
盤末收在6.95
可見7元是政府的心理關卡
今年下半年美聯準會若持續升息
人民幣保7仍有觀察機會
除了歷史官方底線
決定一國匯率最重要因素仍在於經濟基本面
在內部調結構 外部貿易戰的壓力內外交逼之下
中國經濟成長力道放緩的基調
勢必將持續數年之久
在這種情境下
人民幣難以轉強 也無須轉強
IMF 就預估 18年 19年中國GDP年增率分別為6.6%與6.4%
2020年將進一步放緩至6%
以此來看 對定存族來說 要賺回匯差或許不易
但未來損失惡化的風險也應有限
似乎也不必急於解約
匯市是經濟的溫度計
股市則為經濟的櫥窗
MSCI中國指數今年以來跌落3.89%
上證指數 滬深300各跌13% 12%
指數的殞落連帶使台灣上市追蹤中國股票的ETF全盤皆墨
根據統計今年以來陸股ETF報酬率平均下跌12.87%、過去一年來下跌3.37%、
從上一波高點起算2015年6月1日則重挫25.92%
ETF近年在台灣市場大出風頭
跨國投資指數型股票過去一年規模從1500億元台幣
成長一倍到3000億元台幣 其中光與陸股有關的ETF總規模就逾2000億元
指數型基金訴求適合保守族群 通常漲跌幅小於主動型基金
但根據統計資料,國內42檔中國主動型股票型基金,無論今年以來、過去一年、
從上一波高點起算2015年6月1日,績效分別為負4.48%、7.61%、負3.75%;
在上述三個時點 主動型基金績效都遠勝過ETF
上證指數成分股多數由舊經濟板塊組成
且與經濟週期相關性高所以指數要漲上去
有兩個因素
一是經濟動力強
二是貨幣寬鬆
現在大陸經濟動能趨緩 政策走的是去槓桿的緊縮基調
就現在大環境來看陸股大盤當然不容易有表現
而又怕債務爆炸 又要維持通貨寬鬆
調降準備 於是匯率下調
在不同方向 就有波動與矛盾
總而言之歸納研究重點
股票要跌掉4元40元完全不見容易
Rmb就無可能
有一百億 買一億 是資產平衡配置
有一百萬買十萬也是
每天領息才是投資王道
每個人回歸自己投資初衷
所謂何來
要背離了嗎?
回到自己資產狀況與需求
要改變嗎?
審思 三思
或許就有答案
忘了告訴各位
前天外商私銀通知
目前推出一年期全國最高USD定存3.25%
前提是要已有超過3千萬配置往來
再來單筆最少6萬美金
所以說 投資這件事
終要回歸個人條件與需求
以上分享~


波動都是正常
花草平衡配置
互相襯托
各行其道
才會最美
攝於anan~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連人帶車100KG還騎超快 wrote:
連大你好,
我補充說...(恕刪)
看到這篇真心覺得李大先前說過的一句話很對,要先照顧好自己才有辦法照顧好別人
這幾天我老婆順產,因為是凌晨所以住院手續都要往急診室去才有人員幫忙
途中經過各年紀的病患都有,但多數還是老年人為主,
我就想現在還有能力為我的小孩負責,以後我有沒有辦法為自己為自己的父母負責,以後會不會變成小孩的負擔
走出醫院一樣有看到插鼻管、接點滴、各式包紮的依然抽菸、嚼檳榔
還好我已經戒掉這些壞習慣,才發現原來經過聞到菸味檳榔味是這麼不適
再說到我兩個孩子出生真的是來討債的,出生都要跟別人不一樣,都要去加護病房住個幾天,還好有健保給付的幫忙
因為自己也是出社會後才自己懂得規劃保險,也因為這樣也特別注意孩子的保險
希望能以最低額度達到最大保障,而不是花大筆保額卻保障不足
以前也無理財觀念更沒有繼承的加持,現在有家庭才發現各種花費的無底洞
不過現在我相信做任何事都不遲,積沙成塔,本身條件再差也贏過許多人了。
也因為李大分享這篇才知道除了金錢以外的人生經驗,真的精彩。
最後真的是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別人,雖然現實但是實在。
因為小孩出生不免又有許多人情壓力單,只有這點讓我覺得人生好

Hi 連大,
感謝回覆. 我再多說明. 我爸民國18年生的來台老兵,(所以我是外省第二代?)
現住居所也是當時老爸幫忙付一些,2000年購入總價400萬的40坪郊區房屋.
因此若再重貸估算也可能只貸出200萬左右可操作資金.
連大建議現職就繼續做,盡量用薪水來撐家庭支出。不要想太早離開職場。
我目前有開始逐步解定存去付60萬儲蓄險的年費(6年期),6年後再看有何其他的管道去活化.
實際現金存量不高所以可做的槓桿選擇也不是很多,因此才冒昧提問連大活化的方向 (已爬文完畢大開眼界)
我是估算退休月支出3-4萬即可. 我爸是用我證券戶存放他約當900萬現金的電信股(台哥大/中華),年配約30萬的配息現金.
當然如連大所述這些日後才看的到,目前我也有工作所以也不需要。
硬擠轉貸出來跟自有資金大概會在300萬,我是打算用這個當base去嘗試活化被動收入.
(也是想說萬一身子又怎麼樣的話家人可以多一些保障)
以上說明~~~
你好
若要將資產移轉給小孩 每年輕鬆就有超過1千萬免稅額
以前文章都有提過
但對於不是那麼高資產
或是有急迫需要的
將低成本流向較高報酬的作法
就是理財的第一原則
每月薪水 或是活存 都是低成本
存定存 買保險 買基金 股 債 都是較高報酬
但較高報酬就有風險
現金流就是要防治缺口
你目前解存買6年險
是保守也安全的做法
要積極點的話
就等下波風暴
質借出來買錯殺股
這也是槓桿的一種
那如果薪水足夠
就無需做這些動作
直接購買就可
這就是成本的觀念
自己本身也買了一堆20年險
轉眼間也都已快到期
6年險也買一堆 也早已到期
就讓它複利滾存
有人會說
把這些錢買房地 不是賺更多?
對啊 沒有錯
問題是 我房地也有一堆了
這就是資產平衡風險配置一環
買這些 當初就有高額每年連續退傭
把錢拿來買房買股
賺錢都是同時進行而不延誤
20年一到期 小孩也成年了
到時看她表現 再決定要給她的額度
每個人財務狀況不同
進退有據 攻守有方
就是財富能增多的道理所在
所以你現在就要自問
理財的目的
是萬一自己走了 讓小孩有個依靠
還是 他們自己有甚麼閃失 能減輕負擔
還是最好兼顧
那運行的方向就是不同而須調整
根據自身家庭狀況 訓練邏輯思考
搜尋運轉辦法 就是理財模式
如果能從中找尋樂趣
實踐財富價值
人生就會更加美麗~










真正打過抗日戰爭的 都已走光了
過幾天父親節 周末人車增多
想必大家都忙著吃餐陪伴
先父 的 天庭 人中 長耳 挺鼻
歷經百戰 槍林彈雨 滿身傷痕
九十五歲依然挺立
當初想說過百歲一定沒有問題
結果卻因意外驟然而逝
令人痛心
也印證了無常
歲月匆匆 三年已過
思念依舊 懷念恆常
人生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就多多珍惜自己
與身邊的一切~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小弟今年30有4,家住偏遠的鄉下地方,
雙親都普通的夫妻,也不曾投資過,
所以小弟也不懂投資,直到去年幫助家裡房貸繳完
才驚覺,30有4了,身上資金不到一桶約半桶
小弟年薪70,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債基
也開始研究債基
想了想,想要40歲以內存到幾桶金,該如何做
於是用,土地100萬加上個人信貸100萬
共200萬
每月貸款約信貸13000
土地貸本金可自行決定攤還的數字,最低1/3
目前半年繳30800,每月約繳5100
月貸款需繳18100
其中120萬投入南非幣債基,
每月配息約14000
適逢6月開始新興市場修正,南非幣匯率低檔
算是買到一個還不錯的價位,
成熟市場佔比45%
新興市場佔比55%
剩餘約80萬資金
想請問,這樣的投資有問題嗎?
貸款約佔個人收入1/3
鄉下地方不影響生活
因為其他投資方式都不了解
剩餘資金持續投入債基好嗎
或者還有其他比較穩定的方式
有考慮定存股,只是現在價位高檔
拜讀連大文章有發現
連大提到不要投資ZAR,
只可惜太晚看到連大的這篇好文
剩餘資金定期不定額投入美元債基
或者放定存等待時機,因看市面上文章都擔心
海嘯再一次來臨
謝謝連大指教
感恩,萬分感謝
見您又提供了令小弟心動的資訊
不禁又再一次的打擾您了
1.中國市場 中美貿易戰 CNY 持續走低
小弟能力範圍內低點分散步局
看好未來發展 準備進軍中國
故安全穩定標的是否也能賜予小弟參考
2.抵屋房貸請教(屋齡15 鑒價約1000)
近期比較後感覺較好條件如下
核580 360期 期繳約21000
原2.2談到利率1.82 三年後可提早還本
(小弟無薪資証明信評不算小白但信用卡
剛申請不久也不常用 有也都按期繳清
所以以目前行情核這樣是否還算ok
有比較原首購貸款銀行 已繳清
約三年前曾增貸已繳清 後已塗銷
上月送審 核400萬 利率2.04 240期
這樣條件不如其他新貸銀行 所以拿來跟
別家談 有爭取到降低利率如以上所提 )
故也跪求李大個人正向循環操作公式
3.美股看法請教
科技股基金 當初進場已有告知太慢
近期注意相關報導財訊等 看多看空兼俱
小弟頃向看多 Q3續抱 Q4觀望
希望能小有獲利才作了結
不知李大哥有何建議 近期風聲不斷
該趁未損前退場轉其他標的亦或看好續抱
還請分析提示
4.中美貿易戰
兩強之爭 必有受惠之國
小弟不才 資源時間受限 暫時理不出頭緒
只好尋捷徑求問李大是否有建議投資方向
以上還請李大哥持續解惑 感激不盡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