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7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linchen245 wrote:
真的是搞不清楚了漲...(恕刪)


個人認為之前讓金融股下殺原因

1.人民幣貶值TRF踩到地雷
2.原油跌到低點影響中東油國大户資金抽手

現在這2個問題隨著人民幣和原油回漲
應該暫時渡過難關了
有大股東在4月份回補股票, 4月不是最低點; 5月前20天是相對低.


****************
(聯合)金融股股價長期走低,吸引上市櫃金控的大股東或董事積極逢低回補,兆豐金、元大金兩檔個股近期都有類似情況,大股東中華郵政4月份大舉加碼兆豐金逾5,000張、元大馬家3、4月進場砸下近6億元,買進5.23萬餘張自家股票,最受矚目。
http://udn.com/news/story/6/1715897-國銀平均ROA低落-難越過1%障礙

中華信評今天(24日)發布台灣5大銀行、「台灣銀行、兆豐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及兆豐銀行」同業比較,發現台灣5大銀行ROA(資產報酬率 )在0.8~1%,雖高於國銀市場平均ROA0.6%,但在亞洲市場仍排「末段班」,且若發生系統性風險,台銀、兆豐及中國信託商銀會獲得政府支持,國泰世華與台北富邦銀行則有集團支持。

中華信評表示,國內5大銀行ROA0.8到1%,高於國內銀行平均ROA0.6%,但亞洲其他市場,例如香港和新加坡銀行業ROA約在1到1.5%,大陸銀行業ROA也有1.5%,馬來西亞銀行業ROA則有1.2到1.6%。中華信評表示,過去兩年,銀行業呆帳不多,但台灣銀行業在這兩年ROA表現僅0.6~0.7%,核心獲利仍無起色,在亞洲僅高於日本,且距離國際性銀行ROA起碼1%的標準,還有段距離。
=================================================
投資金融股來說,鄰近的新加坡與香港銀行業應該好一點.

Katong wrote:
http://udn...(恕刪)

有沒有筆誤?


國泰與富邦在第壹季大幅回升,獲利增加可能在第三季的投資標的的股利發放而提高。壽險雙雄適合波段投資,長投的話波動較大,只能適合心臟很強的人。


**********(工商)
首季資本市場回穩、債券價格反彈,帶動國內15家上市櫃金控首季淨值比去年底增加927億元,若以所有金控股數來看,相當於每股淨值增加近0.6元;其中富邦金控、元大金控及國泰金控為淨值增加前三大公司。

今年首季金控獲利不如去年同期,主要是資本市場是從去年下半年不佳狀況回穩,尤其是金控下壽險公司的股票部位,僅是從大量未實現虧損轉為少量未實現獲利或接近水面上,能實現獲利空間不大,首季主要是出售債券的利得。

15家金控首季稅後獲利562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近39%,但若加上資產回升的部分,則15家金控的綜合損益是獲利837億元,仍比去年同期的綜合損益衰退近21%。

到今年首季,合併資產最大的金控仍是國泰金控,有近7.64兆元的資產,首季稅後獲利83.38億元,淨值則達4,710億元,比去年底增加99億元左右,主要就是股票及債券價格回升。

但由於子公司國泰人壽大部分債券放在持有到期、無活絡等無法顯現在淨值的部位,因此國泰金淨值回升排名金控第三,每股淨值約37元。

首季淨值增加最多還是富邦金控,增加近310億元,淨值來到4,071億元,首季稅後獲利88.87億元的富邦金,因為今年首季沒有大量實現資本利得,獲利衰退近56%,但受惠子公司富邦人壽備供項下債券價格彈升,金控每股淨值即明顯增加約3元,而富邦金首季綜合損益310億元,也是所有金控最高者。

元大金控首季淨值也明顯比去年底增加206億元以上,加上非控制性權益部分,3月底金控淨值達2,180億元,在15家上市櫃金控中可排名第五高,僅次國泰金、富邦金、兆豐金及中信金。

另外如中信金、兆豐金淨值都較去年底增加逾80億元,合庫金、第一金則各增加逾40億元,整體看來,15家金控中有12家淨值都比去年底增加。
打亞洲盃的學費!不知何時可減少。

********* (自由)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金管會今天公布最新我國銀行在中國分行營運狀況,其中,原本逾放只有1家合庫銀,但4月突然一口氣暴增4家:第一銀、台灣銀、土銀與彰銀,這5家合計在中國逾放金額有16.58億元,無論家數、金額或逾放比率,都是歷年來最高金額。

這也是我國銀行赴中國設分行以來,同時間出現最多家逾放,而且,這5家全數是公股銀行。
其中,合庫銀在中國分行逾放為2.73億元,但這筆帳掛帳已久、也非新增,而第一銀、台灣銀、土銀與彰銀都是4月份新增逾放,其中,逾放金額最多是第一銀,達6.44億元,也導致一銀中國從零逾放,攀升至3.9%,已明顯偏高。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邱淑貞表示,這次國銀在中國分行逾放大增,主要受到兩個聯貸案倒帳影響,第一個是中國福斯特紡織 這是由野村控股主辦,國內有8家銀行參與貸款,聯貸金額有18億元;另一個是工具機台商,金額為9億元多。

銀行局官員表示,各銀行是根據會計準則及財報,將壞帳列入逾期放款;由於有的債務還在協商中,有的逾放是列在總行,所以,4月新增逾放國銀中國分行,目前只有四家。
至於5月和6月,是否列帳逾期放款的國銀會增加?官員坦言,機率確實相當大。

weber2654 wrote:
金控股2014年股...(恕刪)


關注+1,感謝各位先進分享自己的存股經驗,本人也是以金融股為存股目標

目前有 台新金2張成本11.8、第一金2張成本15.77

期待五年之後再來看看存股的成果。

weber2654 wrote:
打亞洲盃的學費!不...(恕刪)


中國人日本人聯合騙台灣銀行

果然詐騙集團是全球視野

雷沒爆完, 金融能漲嗎?
行政院長林全剛剛回答曾立委的質詢:彰銀當初增資投標,有答應得標者有經營權;台新金控未來是否會與彰銀合併,是雙方的意願問題,非政府立場的問題。

有趣!

weber2654 wrote:
行政院長林全剛剛回...(恕刪)


所以有可能回到 原點

有經營權而沒有合併嗎?

XD

  • 30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