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是資金行情沒錯,但初號機之前就說過了。
會在這版面上說資金行情的,
必定是沒有拜讀過初號機這將近一年來的大作。
建議先看看歷史發表。
既然資金行情已經在評估的項目之中。
古有明訓:「資金行情,量滾量,一波到底。」
特別是資金行情,
如果號稱資金行情都滾不出量,
那還能算是資金行情嗎?
同時,這裡要注意的不是資金行情,
畢竟,資金如潮水,
怎樣來就怎樣去,
倘若是當年的南亞海嘯一般,
那麼當資金退去的時候,留下的將是滿目瘡痍。
因此,初號機認為這裡做多的先要考慮的是風險承受度。
許多熱門標的無論獲利數字如何,
只要有夢,股價就是筆直的噴上去,
先不要問你覺得能漲到哪,
要先問「你能承受多少幅度的回檔?」
如果你受不了那樣的回檔幅度,
憑什麼賺的到後面的高點?
基本上你願意用341.5去買一檔去年賺11元,
今年第一季賺1.36元的股票,
姑且不論後面有什麼驚天動地的題材,
你買進的動作也就是意味著:
「你認為有人會出341.5以上的價錢接手。」
要不然,你就是準備賠錢了。
如果你從沒想過上面的問題,
還買的很高興,那就有點不知為何而戰了。
OK,問題來了:你覺得有人願意用342接手嗎?
如果你不覺得有人願意這樣做,
那你為什麼要買?
因為急嗎?
當然,不是鼓勵你去放空,
以鴻海為例,就算他很有可能做頭,
卻因為除權在即,根本不想讓空單賺到錢。
另外,
為何要用30分鐘線?
因為習慣,因為考慮指數與現貨交易時間不一樣,
也為了圖形的美觀,
五分線一樣可以畫,但太密集,不好看。
就是這樣。
至於類股個股並沒有做頭云云,
依個人之粗淺經歷,
基本上,除了大型股,
一般小型股是沒有什麼明顯做頭的習慣。
比如剛剛說的鴻海,
明顯的頭型,
不過除權在即,您怎麼空呢?
這一招降息,實在是狠,
問了一下大樓管理員,
社區96戶,三個月成交五戶!
還有人說是因為銀行利息太低又不敢買股票,
乾脆買房子投資。
500萬放銀行,一年五萬。
但收房租的收入約15萬。
一招降息,救了股市與房市,
不過,這下可苦了銀行。
股價真的只要資金就會漲?
這真是好消息,
看來台灣這裡已經發現了股市上漲的秘訣。
附上小圖一張。

初號機可能會對,可能會錯,
如果只是為了兩個人的對錯,
就在這裡爭論,實在是沒有意義。
畢竟,漲跌不過各是一個漢字罷了。
惠子聞之而見戴晉人。
戴晉人曰:「有所謂蝸者,君知之乎?」
曰:「然。」
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
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
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尸數萬,
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
唐人詩云:「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晉‧郭象注:「誠知所爭者若此之細也,則天下無爭矣。」
唐‧成玄英疏:「蝸之兩角,二國存焉。蠻氏觸氏,頻相戰爭,殺傷既其不少,進退亦復淹時。此起譬也。」
主要描述的對象是市場狂熱的投機行情。
1.發生在經濟繁榮期間,除了股市之外並伴隨著其他投資熱潮
(例如房地產與蘭花)
2.肇因於資金寬鬆與容易取得的信用額度
3.由隱身媒體背後的實戶帶動,發展出造神運動,創下出超越公平價值的的價格
(如各大主力與股市名嘴)
4.不斷有專家發表上看多少點的言論,來吸引尚未進場的投資人
5.保守者的言論被市場視為懦弱
6.非理性是沒有盡頭的,投機市場之中頭部與底部永遠無法預測
7.投機性狂熱行情結束之後都以崩盤坐收
8.投機性行情發展之後,金融商品的品質將受到忽略
9.投機性狂熱的結束只在瞬間之中
----------------------------
今天5/26這樣一殺,
其實散戶根本不會怕。
雖然不少近期飆股出現開高走低,一天套了超過10%的走勢,
但是散戶並沒有怕,
所以預估量能反而逐漸擴大。
這裡還只是「養、套、殺」三部曲當中的「套」。
並沒有真正進入殺多的階段。
要等到殺盤承接的買盤都消失了,
那時候才會出現比較快速的殺盤,
才是空單真正大賺的時候。
有些比較不敏感的中實戶或基金會試著做自己救濟,
所以會出現個股或類股輪流反彈。
加上整體局勢搭配,
下跌的過程,又會出現整體的反彈,
這裡對於高檔有出脫或減碼的人,
才是真正的危機,
因為這些資金會認為,進場撿便宜的機會到了,
於是會被套在中段,
所謂新兵怕砲、老兵怕槍;新手套頭,老手套腰。
不要急著認為就此大跌特跌,
因為本週只有三天,
週線拉回量縮,下週反而有機會,
只是這樣的機會將造成投資人更加鬆懈。
下週如果開高,走低,
很容易出現相對放量的黑K。
對於多頭又是一次考驗。
多數投資人只關心大盤或個股的方向,
稍微用心的會問關於產業的訊息。
卻少有人問一個極為基本的問題:「該怎樣看盤?」
當然,比較無厘頭的說法是:用眼睛看。
但這無厘頭的答案也沒錯,反應了投資人的光景。
很多投資人真的就只用眼睛看,沒有用腦袋看。
舉例而言,不用接受任何的訓練,
你也能欣賞一齣歌劇或是品味一幅畫甚至閱讀一本書,
不用人教,你也能品嚐薄酒萊、曼特寧或是樟樹湖的春茶。
但筆者認為,也相信你能認同:
如果要進一步的評論歌劇的好壞、繪畫的特色、一本書的要旨,就必需要接受訓練。
要分辨薄酒萊的特殊、樟樹湖與梨山春茶的殊異,
勢必需要有人在旁邊指導。
同樣的道理,只要有電腦、有軟體,每個人都能擁有股市資訊;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用心去看那看不見的。
(如果在週刊看到類似的文字,那可能是我上週寫的)
狐狸對小王子說:你要對你的玫瑰負責。
你,有對自己的玫瑰負責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