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

外資自信專業若如來佛手掌心VS降評水泥股後勢-沉著判斷(壹)

t5r5458 worte:
基本上我也是認為今年...(恕刪)

這位先進買進理由充分,見解豐富,若得閒請不吝指點財報中藏金處,小弟眼拙掠過不知道,翻過沒概念,只聽聞去年底法說會,老闆自稱應能有幾年不錯的南京區域優勢。
t5r5458 worte:
基本上我也是認為今年...(恕刪)



謝謝你詳盡的說明,當然大股東與公司合夥對外投資有風險,這點不多批評,但我有遠東高管朋友說,集團賺的錢大部分留在公司裡,我想這也許是該集團壯大的原因。
我對信大也是覺得前景不錯,跌低買,今天外資恢復買進127張,放下心中大石頭。

以後還請多多惠賜卓見。
亂世獅吼 worte:
謝謝你詳盡的說明,當...(恕刪)

根據我的觀察,信大的股利政策長久以來就是穩健,過去30年年年發股利,賺錢也發,賠錢也發,賺不多時配息率也常常超過100%,也算是對小股東有個交待。去年和前年配0.1元也是因當年同時辦理減資0.5元,這種減資發還反而有節稅的效果,還可提高未來的eps....

股價反應是一時的,如同您的標題,需沉著判斷...

信大未來能否持續獲利,主要還是靠海螺集團和中國建材的態度,畢竟信大只是個價格跟隨者....說到這裡我就不得不佩服中國大陸的智慧,利用供給測改革的方式,讓國企掌握大部分的生產,雖然產能仍是供過於求,但是利用錯鋒生產和淘汰落後產能的方式減少產量,進而達到供需平衡....

然後將水泥價格提高到國際水準,讓企業有足夠的利潤,一來公司有獲利就可以進行環境的改善、環保設備的投資,二來企業有獲利就可以產生稅收。這種以人為的方式將水泥行業導向正循環,也只有共產國家作的到....像台灣這種完全競爭的市場,只能賺取微薄利潤甚至沒有利潤(例如:幸*水泥),政府也收不到稅,水泥公司也沒錢投入設備的更新和改善,這種開放的方式導致賤賣國土,到底對不對,我也不知道....
pilidue worte:
這位先進買進理由充分...(恕刪)
建議你google 一下「江北新區」研究一下它的基礎建設和房市的情形,就大概可以知到信大在南京未來的發展(真的是撿到槍)...

另外再google 海螺和中國建材董事長的發言和目標,就可以知道未來水泥價格的走勢...目標是讓水泥價格達到國際水準70-100美元,這點去年和今年確是有達到了,只是現在淡季又回落到65美元左右....(其實講白了點,就是憑什麼房價一直漲,我們水泥要賤賣)

財報的亮點不少,我就不一一說明了,留點功課給有興趣的人...要投資,一定要熟讀財報和法說會資料,才不會怕怕的....
就算不是大水漫灌,也是貨幣寬鬆前的號角,估計中國人民銀行8月20日起推出全新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機制,是為貨幣寬鬆預為準備,以免寬鬆效果打折扣。

《大陸金融》人行官員:降息降準有空間
2019/08/21 08:32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中國人民銀行8月20日起推出全新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機制,冀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進一步拉抬實體經濟增長。對於貨幣政策是否還有放寬的空間,人行副行長劉國強當日表示,會根據GDP增速和物價來決定,坦言「降息降準都有空間」,讓外界對於人行進一步寬鬆政策充滿想像。

 路透報導,劉國強20日在國新辦召開的吹風會後表示,全新的LPR報價機制上路之後,最終的貸款利率將由銀行參考LPR自主增加基點來定價,不僅企業融資成本可望降低,也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一環。未來是否降息或是降準,仍端視經濟增長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速的變化來考慮,「都有空間」。

 劉國強表示,多數銀行已建立較完善的貸款定價模型,自主定價能力顯著提升。再加上先前長時間的醞釀和準備,社會上對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已形成了共識。

 但劉國強也強調,「利率市場化改革不能替代貨幣政策」,亦不能替代其他政策。儘管人行暫時不會取消貸款基準利率,且銀行不得以任何形式設立貸款利率定價的隱性下限。

 報導稱,面對經濟增速下滑的壓力,大陸官方一直強調不搞「大水漫灌」,仍維持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基調。但為了讓「水」(資金)真正流入實體經濟,打通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為本次LPR推出的重要原因。

 劉國強坦言,目前大陸已經放開貸款利率的上下限,但仍保留存貸款基準利率,也讓貸款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出現「雙軌利率」問題,影響貨幣政策有效傳導,也弱化銀行之間的競爭。

 此外,對於市場憂心LPR新機制恐將增加人民幣貶值壓力,出席同場活動的人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反駁,LPR機制改革主要是針對企業融資成本,對人民幣匯價沒有直接影養,有信心人民幣匯率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

 對於人民幣兌美元8月初破「7」,孫國峰表示,近日匯價波動主要是市場供求決定的結果,且人民幣中間價、在岸價、離岸價已經「三匯合一」,表明市場預期總體平穩,也印證了「7」這數字「不是堤壩」。(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黃欣/綜合報導)
請問各位前輩,人民幣近期重貶對這些主要市場在大陸的水泥廠來說,獲利是否會有重大的影響
前幾篇樓主有提到人民幣和台幣同貶,所以影響不大,Q2的財報我們也看到台泥、亞泥等等確實很亮麗,
但最近兩個月來台幣已相對人民幣升值近3%左右了,這是否成了Q3、Q4的一大隱憂,導致近期台泥、亞泥就算財報亮麗,除權息後卻一直難以填息
我的理解是廠商收人民幣,但能換回來的台幣變少了,導致獲利就算好但被匯損侵蝕掉,是這樣嗎?
台幣相對人民幣升值3%,對西進大陸水泥廠不利,但廠商自有因應之道,我不過慮。
一、毛利率高,以信大第二季為例,毛利率超過30%,未來第三、四季更高。
二、目前各公司無匯出人民幣之迫切需要,貶值只是帳面損失,水泥大廠如台泥、亞泥因應匯率風險經驗豐
富, 至於信大待考驗,大概明年第二季才要匯款付股利。
三、即使3%,旺季之來,毛利率更高。
四、除非人民幣短期內劇貶,我不會因為匯率變動改變投資決定。
這樣明白的攻擊發起號角,還要擔心什麼。

生意社08月30日讯
  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商之一中国建材公布了一份表现强劲的2019年上半年业绩。回顾期内,该公司录得收入1121.6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7.8%,毛利同比增长17%,至333.59亿元。

    董事长曹江林展望下半年公司的表现,指出下半年一般是建材行业的旺季,再加上下半年稳投资、稳增长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按照过往的规律、按照现在的判断,预期下半年需求会好于上半年。就水泥而言,今年上半年全中国的产量为10.45亿吨,以2018年下半年的产量来看,下半年的产量比上半年多21.7%,今年如果以半年比20%的增幅来判断水泥行业,今年水泥行业的销量应该在22.9亿吨到23亿吨的水平。

  他表示:“行业在增长,同时今年上半年水泥的价格高于去年,所以下半年有一个比较好的价格基础。我们预期,对整个行业的判断,需求要比上半年好,增长20%左右。对比去年下半年,从基建投资、房地产发展趋势来看,今年下半年水泥的需求也会好于去年下半年。所以需求的基础,加上价格基础,我们对下半年的预期是效益将好于上半年,全年来看也将好于上半年。”

    以下为中国建材管理层对媒体问题的回复:

  Q:公司成本有上升的趋势,公司对此有何举措?另外水泥的价格涨得挺快,公司管理层是否担心水泥价格见顶?

  执行董事兼副总裁崔星太:国内成本总体保持平稳,成本主要由煤炭、原材料和电力三大块构成,今年公司成本上涨有几个方面:整个北方地区错峰生产力度大、频率大,对成本的影响相对比较大,但错峰生产对行业是利好,因为限制了产能的发挥,稳定了行业的价格。

  所以从目前情况来看,下半年整个成本趋势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与上半年相比保持平稳。

  目前的价格跟去年同期比还高15元左右,从今年7月和8月的情况来看,今年的价格基本处于最低了,但这个最低还比去年高15元。最近还在涨价,主要因为国内9月份、10月份很多地区,特别中部和北部,有进一步的错峰生产。10月份以后整个北方大面积的错峰生产也会开始,预期价格将往上涨。

  我们预计9月底开始,不同的地区还有两到三轮的价格上涨,总体价格上涨预计将高于去年。

    Q:4月时,中国建材参加了反垄断局的告诫会,管理层如何评价扩张之后可能会造成垄断?以及这次会议之后,集团的发展策略是否有调整?

  曹江林:绝对不存在垄断的问题。中国建材在国内水泥产业里占不到20%的市场份额。

  副总裁肖家祥:中国水泥行业不存在垄断的问题,在这次告诫会以后,我们会继续强化法制意识,规范行为。

  Q:这两年水泥的价格上涨非常明显,会刺激到水泥熟料进口的问题,集团对进口的势头怎么判断,有何应对策略?

  肖家祥:进口熟料的主要来源是东南亚,主要的进口地是沿海地区。从客观来看,由于北方地区错峰生产,也包括去年华东地区局部有节能限产、环保限产,造成需求短缺,国内市场还是有部分需求。

  下一步我们还是一方面采取市场措施积极应对,同时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这是一些非关税的措施,主要是增加一些检验检测、环保的措施有效地控制进口。我个人认为这不构成多大的冲击,但我们会进行积极的应对。

  
亂世獅吼 wrote:
這樣明白的攻擊發起號...(恕刪)

從中國建材董事長的談話就可知道,未來的水泥維持高價的政策是必然的....

此外,中國今年4月起調降增值稅,實施降稅降費的財政政策,減免稅費約2兆人民幣,這對財政收支有很大的影響,兩會期間,財政部部長劉昆曾表示,2019年除了適當提高赤字率,中央財政還會增加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各級財政會盤活各種資金和資產。

海螺水泥及中國建材是前二名的水泥廠,也是水泥業最大的央企,必定有上繳利潤的壓力。我認為這幾年水泥的價格應該會維持在目前的水準不變,亞泥、台泥和信大意外的搭上列車,獲利也將維持成長....

中國雖然目前緊縮房市,但擴大基礎建設,對水泥業的需求來說應該影響不大,供給方面持續的淘汰產能、錯峰生產,供給也不易增加,水泥的價格應該很好控制....

加上最近中國新增幾個自貿區,其中江蘇的自貿區就在信大所在的江北新區,長遠來看應該對信大是有利的,信大的未來應該不悲觀,以目前的股價來說,好像委屈了點....

常常有人說中國的房地產供過於求已經泡沫化了,對這個說法其實我不以為然,因爲這個是西方的看法,忽略了華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要不然台灣的房地產已經泡沫這麼久了,我也沒看到台灣的房價崩跌呀⋯⋯
  • 9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