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4

美國有可能輸掉中美貿易戰

用不著寫這麼多字的,看看美國有幾多人移民,中國又有幾多人移民,就知誰勝誰負了。
一帶一路侵略,隨著何志平被捕受審,背後整個利益網絡將會曝光,所有有關人物必定會鳥獸散。

這個一帶一路把戲散場後,中國恐怕也捱不過 2025 年,所以才急著把中國製造2025的宣傳拿掉。

aa11zzxx wrote:
美國打貿易戰很多被...(恕刪)


這前面不是早討論過了 ?

中國出口美國商品基本上是自台日韓進口零件後在中國組裝製造的 , 表面上金
額不小 , 但其實技術含量及利潤非常低 ~ 沒啥中國廠商願意加入 ...
至於中國的高利潤產品例如高鐵 通信設備 重型機具 超級電腦芯片等 , 美國
本身又重重設限 , 中國本就賣不進美國市場
.

相較之下 , 美國輸往中國產品利潤可就高太多囉 ~ 真要相互課重稅的話 , 誰
比較吃虧還很難說哩 .... 當然 中國隨時也可以對內銷的iphone課稅來補貼出
口企業損失 ... 要知道iphone毛利高達近六成 , 肉可多的很哩 !

難怪現在中國根本不鳥美國搞貿易戰 , 而與加拿大 歐盟 俄羅斯等各國一同發動
對美制裁呀 !!
撇開貿易戰問題不談

這地球上 能讓美國吃鱉的國家....零!

有的是手段玩你國家內政製造事端...

中國那群土砲要跟世界上最邪惡的國家鬥法.....

哈哈~我只能說 想太多了~~


aa11zzxx wrote:
美國打貿易戰很多被...(恕刪)



人民幣貶值不是為了美國市場啦 ! 畢竟收割那些在中國投資 利用內需市場賺大錢的美
商 , 對中國來說就已經足夠啦 !










piwu0537 wrote:

中國雖無法對進口美國產品實施等額的報復,但仍能夠以延緩通關、查稅及加強監理等其他方式來擠壓美國企業。

中國的優勢之一,是美商在中國的投資規模遠超過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投資。2015年(最新數據)美商在中國的資產總額為6,270億美元,在中國市場的年銷售額為4,820億美元,而中國企業在美國的資產總額僅1,670億美元,年銷售額260億美元。中國政府可以對境內美國企業施壓。

德意志銀行的數據顯示,如果將中、美貿易額及兩國企業在對方市場的銷售額合併計算,美國對中國其實有200億美元的「銷售順差」,而非逆差。蘋果、沃爾瑪、通用汽車等美國企業都在中國擁有龐大的業務,而且亟欲擴張。

在川普宣布2,000億美元關稅威脅之前,美商便已感受到壓力。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副會長彭捷寧表示,「中國主管機關已經對美商加強監督,地方官員檢查工廠的排放量,並嚴格執行廣告法規」。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拉地表示,「中國政府能夠迅速組織民眾杯葛外國產品,以往日本及南韓產品便一再受到打擊」。

美商風險最高的是汽車業。通用與福特汽車廠在中國已投下鉅資,去年通用獲利總額中約25%來自中國,福特約12%。特斯拉去年在中國共賣出15,000輛電動車,金額超過20億美元,占公司營收的17%;現在美、中關係緊張,特斯在上海設立電動車廠的計畫也可能受影響。

星巴克目前在中國已有3,300處門市,並計劃未來五年將中國市場的營收提高逾二倍,現在未必能夠如願。...(恕刪)
美、歐、日聯手圍攻中國的機率頗大
中國這塊大肥肉列強們覬覦許久,目前檯面上大家都在比演技
相信再過不久即將上演一場八國聯國、中國割地賠款之類的戲碼




小弟拙見

人民幣這一波貶值正在浪頭上
此時不做空
哪時才做空?

不論美中最終誰輸誰贏
在這亂局中
能將利益落袋為安的一定是個贏家

piwu0537 wrote:
美國都要花120億...(恕刪)



中國已向美國大豆加徵25%關稅,市場原以為美國大豆無人問津,但原來已找到「接貨者」!歐盟周三公佈數據顯示,上月進口美國大豆量激增三倍。

綜合外媒報道,歐盟上周才向美國總統特朗普承諾會進口更多美國大豆,言猶在耳,歐盟周三公佈數據顯示,其進口美國大豆數量此前已持續上升,7月歐盟進口美國大豆佔整體進口大豆比例,由去年同期的9%,大幅飆升至37%。
不過,有市場分析認為,歐盟進口美國大豆量激增,主要由於中國停止購入大量美國大豆,令美國大豆6月的價格暴跌,暗示歐盟加大購入美國大豆是價格主導。截至7月底止的5個星期內,歐盟進口美國大豆量按年增加2.83倍。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上周就非汽車類工業產品上雙方實施零關稅展開會談。歐盟承諾向美國購買更多大豆,以及興建更多碼頭進口美國的液態天然氣。容克表示,歐盟會進口更多美國大豆,在歐盟與美國會談前,歐盟已經將此承諾付諸實行。
沒看到原本一堆口號都喊不出來了.



中國在中美貿易戰中節節敗退,國內輿論風向改變,開始批評專家誤國,讓北京在貿易戰中進退失據。如今中國積極向外諮詢,重新了解川普當局的思維,說法也從「厲害了、我的國」的誇大其辭,轉為保守,認為中國也許需付出慘痛代價。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中美貿易戰的發展,暴露了中國智庫對美國國情研究的缺失,夾雜民粹思維、又過度情緒化,被批評為「有庫無智」。近來名為《中美貿易戰:幾個「厲害了」的專家壞了中國一鍋湯》(見此)在中國網上熱傳,尖銳批評清華大學中國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為首的專家,「諂媚的學術風骨,官宦化的學術風格,好大喜功的學術浮誇以及自信而低級的國際判斷,壞了中國一鍋湯。」

北京發覺先前倚重的智囊看法偏誤,開始尋求新觀點。南華早報報導,中國政府顧問透露,錯誤無可避免,如今高層向外諮詢,了解川普當局的思考方式,有信心安渡貿易風暴。北京也在評估貿易爭端的衝擊和華府政界風向,並尋求重啟談判的可能,但是當前時機還不成熟。

中國外交部直屬研究機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Chin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簡稱國研院)的美國研究所長滕建群(Teng Jianqun)表示,中國從未遭逢如此激烈的挑戰,需要長期的永續策略。北京的首要之務是確保政治和經濟穩定,讓中國能對抗外在挑戰。他警告中國民眾還未全盤了解貿易戰危險,中國應該準備「割下身上一磅肉」,因應美國挑戰。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Shi Yinhong)也說,北京對西方怒火,遲遲未採取行動,如今恐需付出更高代價。時殷弘強調,過去幾年歐美和中國的貿易衝突升高,北京卻未採取行動。中國加強對國內外經濟活動的管控、未擴大市場准入,對西方憤怒幾乎毫無行動。他預測,近期內中美不大可能重啟談判,要等到經濟受創才會重回談判桌。
川普只要一宣布安卓和IOS直接在中國停用
這個國家就垮了
經濟現金流整個停轉
  • 39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