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ECFA這條水管,轉變了台股的去向

ecfa只是讓統一更為確立,這是回不去了。
既然如此不如早些規畫,還在說維持現狀只會更慘,
路已經如規畫的進行,但連一點承擔的魄力也沒有。
我想這是大家不願面對且逃避的進程。

在台生產?大陸出口?
台灣中小企業從製造、買賣、服務大概破壞殆盡了(國內產銷部份)
在台製造需對大陸貨在台的競爭,
買賣業,因向大陸採購變多,加速製造業消退。
服務業算是影響的末端。

大企業有些優勢(國內外與大陸市場),
但若經營不善或大陸的有心控管反而會造成銀行業風險。
尤其這些問題(房地產與金融借貸正是大陸最大問題)

台灣失血的速度,ecfa只是貼上標籤加速,本質上早就如此。
沒有人想痛苦,那要如何讓台灣轉型?需要向大陸分糖吃的模式已不可逆。
這種情況維持好的行政效率,避免團隊利用經濟方案進行分贓反而是最重要的。
而這些,執政黨真是差勁還是故意?
KCLin0423 wrote:
如果毛巾業,沒有競爭力
政府應對該產業提出警告
看他要轉型更精緻的產品,還是直接轉業


問題是
政府沒有對這些產業提出警告
反而只是強力洗腦說
ECFA可以讓他們A擱發

就像農漁業
以台灣的緯度來說,跟福建廣東海南島很接近
我們能生產的它們都能
虱目魚、石斑、芭樂、棗子、香蕉....
ECFA零關稅只是讓它們更容易輸入到台灣而不是輸出到大陸

他們不會養石斑?--->以後有人會去教
他們不會種棗子?--->已經有人去種了
種香蕉?有困難嗎?

說到面板
政府花了那麼多錢紓困
搞到現在需要讓利才能奠定基礎,還拼不過韓國
真是
工業技術研究院- 最新消息- IEK VIEW: 讓利為台灣面板奠定基礎


hondon12521 wrote:
這一點都不天才如果從...(恕刪)

你前後說法不同!還是天才!

你前面這樣寫:「在台灣的工資比大陸高的情況下,要銷大陸不會選擇在台灣設廠吧!ECFA是給台灣出口到大陸的廠商遷廠到大陸排除最後一道障礙」
謝謝你的指教

han172189 wrote:
你前後說法不同!還是天才!
简单的说这和有没有ecfa没多大关系
以台湾目前的薪水,早就该产业升级了
早就应该从轻工业往重工业迈步了,要不你玩设计也行。
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总是靠降低成本,这对老板来说没多大差别,顶多是换个成本低的地方,可是劳工不行啊。素质再高,也不能都去做白领,而且产业一外移,产业链就断了,白领早晚也没工作。
原本做鞋的,要么做品牌,要么换高端的,否则养不起台湾劳工。
發文者您好, 您的文章因以下事由已設定為唯讀狀態:
後續討論已離題,且牽涉政治相關 文章唯讀。

一併進行回報記錄彙整。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