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炫彬在書中回憶當初被美國司法單位咬住不放的「水晶會議」以及赴美遭沒收護照的過程。陳炫彬說,那是在2001年,三星電子找到台灣一個面板廠,提議台、韓面板大廠能夠定期聚會,美其名是產業共存共榮、分享資訊結成戰略夥伴,還取名Crystal Meeting(水晶會議),他與熊暉參加幾次就看穿了這個會議的本質與友廠的企圖,改由業務主管參加,沒想到最後美國司法部起訴時,這幾位年輕主管也被列入被告,而即使他與熊暉後來不再參加,仍列名在每一次的會議記錄裡。
陳炫彬說,當時他與熊暉以及友達董事長李焜耀都認為,並沒有聯合壟斷價格的實質證據,美國檢察官宣稱的五年價格壟斷期間,各類面板平均價格都下跌了7-8成左右,且幾乎所有公司對客戶的成交價都低於會議記錄,這些現象並不符合所謂反托拉斯法的定義,只是沒想到,「美國的反托拉斯法隱藏一些法官的解釋空間」,「只要有證據顯示廠商之間,有具體價格協議行為或意圖」,檢察官與陪審團就認定你「應該已經知道違法行為卻依舊去行動」,就算犯罪。
爾虞我詐的水晶會議成為美國司法的故意犯罪,但壓垮最後一根稻草的卻是美國司法鼓勵汙點證人制度。
三星電子率先以汙點證人向美司法部自首,換取免於刑事責任的刑罰,其他面板公司先後向司法部認罪協商,換取刑責與罰金的降低,認罪協商的公司主管未經陪審團審判,全部由法官裁定坐牢刑期與罰款,無一幸免。
陳炫彬自白說,「我們天真地以為,這件事不足以構成犯罪法律要件」,經過董事會決議,友達是唯一選擇不認罪協商,2010年,美國舊金山聯邦法院與司法部正式起訴友達光電、美國分公司以及6名主管,包括陳炫彬、熊暉、陳來助等人,7月下旬,決定一致赴美向舊金山法院提出不認罪聲明,沒想到開啟了6年半的試煉。
熊暉、陳炫彬等四人一到法院護照就被扣押不得離境,還要繳交保釋金、做DNA採樣,才不至於收押監禁,「當時遭到美國司法機關的對待,終身難忘!」
陳炫彬等人開始滯留美國的生活,並進入冗長的官司程序中,2012年3月13日,陪審團終於判決下來,12位陪審團一致同意陳來助、李燦榮無罪,梁兆龍因無法達成共識,不做裁定,但卻一致同意陳炫彬、熊暉有罪。
對於一直堅信並未犯法的陳炫彬與熊暉來說,真是晴天霹靂的消息,陳炫彬當晚痛哭後,便馬上提出上訴要求,只是沒想到陳炫彬隨後發了一封公開信給友達同仁,「面對困境,讓我們更堅強」,被商周刊出後,美國司法部的檢察官看到此信認為陳仍舊不知悔改,竟用此信要求法官判處10年有期徒刑,「情何以堪」。
還好最後峰迴路轉,2012年9月20法官宣布刑期3年,陳炫彬與熊暉於2013年2月入監服刑,2013年12月保釋出獄,2014年7月法官駁回上訴,再度於2015年4月入監,最終在2017年初,熊暉與陳炫彬服完刑期返台。
陳炫彬在書中也為當時輿論箭頭指向李焜耀決策錯誤,不自量力向美國司法機關挑戰,造成今日損兵折將的後果平反,他說上訴的決定不只是李焜耀,熊暉與他都一致同意,必須跟美國司法部據理力爭,反而他要感謝李焜耀與友達這段時間的力挺與照顧。
目前熊暉與陳炫彬在臺北創立八維智能公司,致力於人工智慧的應用,陳炫彬除擔任友達轉投資公司達運與隆達的董事兼顧問,並應宏基創辦人董事長施振榮之邀,擔任創業投資基金的合夥人,人生下半場,開跑了。
==============
大頭事先看穿了這個會議的本質與友廠的企圖,改由 業務主管 參加,沒想到最後美國司法部起訴時,大頭 和 這幾位年輕主管也被列入被告, 這幾個年輕主管 真可憐 ,明知山有虎,仍要 虎山行, 被迫去送死...

面對美國這個土匪, 友達給這幾位受難的主管的 安家費肯定不少,應該比在友達上班高很多...反而要感謝李焜耀與友達這段時間的力挺與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