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1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rrosarian wrote:
除息當天買進攤平? 或是現在買進攤平等除息?
哪一個比較有利?...(恕刪)

以目前面板前景不好 狀況下
除息後 買進攤平
除息後 今年的1.5元配息因素就消失了
會考慮的是明年配息多少


但如果是除息當天 或現在 這樣就沒差
京東方財報美化_折舊篇

京東方財報美化已經是公開的事實,但是如何美化大家都很好奇,折舊部分約略可以從以下資訊得到一些答案

1. 良率達不到一定水準,所屬資產可以先不用列入折舊計算

這部分在京東方線上說明會已有回答,加上中國網友跟公司求證,
"楼主估计搞不明白产能和良品率,不过我问过良品率达不到,不计入固定资产,也就不算折旧。"=> 意思就是說可以自己決定何時折舊,作弊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己改自己考卷,如果真屬實,真是大開眼界。

2. 京東方很多投資都是跟地方政府合作,兩條 10.5 代線歸屬於京東方的權益只有8%和13%,所以這部分折舊當然不高,日後是否要等良率高了之後再慢慢回轉回來? 虧損時把帳作給政府,等要賺錢了再想辦法迴轉回去,政府持有股票也趁機拉高脫手,可憐散戶投資人。萬一良率一直沒辦法提升,或是無法獲利,這筆帳要算誰的呢?




相信同樣的行為也在其他中國2025產業上發生,所以美國不搞你要搞誰呀.....

據韓聯社報導,行業研究機構IHS Markit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韓國企業繼續領跑全球電視市場,韓系企業與一直試圖趕上三星電子和LG電子的中國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出現擴大。

根據IHS Markit數據,一季度三星電子電視營業額收入佔全球電視市場的28.6%,LG電子緊隨其後,收入佔比為17.9%,日本索尼排名第三,佔比9.1%。中國品牌陣營中,TCL與海信分別佔第四與第五位,品牌份額為5.8%和5.3%

從各品牌所屬的國家來看,韓國品牌的電視收入全球佔比為46.5%,中國品牌為21.5%,日本為17.7%。

韓聯社表示,今年一季度韓國與中國彩電品牌份額差距的數據具有重要意義,2016年一季度,中韓兩大彩電陣營的品牌份額差距僅為10個百分點左右。

行業觀察人士表示,韓國企業之所以能夠拉大與中國公司之間的份額差距,主要在於韓國企業聚焦銷售高端產品,而中國競爭對手主要銷售具有價格競爭優勢的電視產品。

一季度,在65英寸及以上尺寸段電視市場,三星、LG與索尼佔據了74.1%的市場份額,這三家公司在2500美元及以上價格段的電視市場,佔據的份額高達90%。

與此同時,行業觀察人士也強調,三星與LG還需要加大研發投資,因為中國彩電企業正在快速縮小技術差距。政府應該制定一些寬鬆的規則,促使本土科技公司擴大投資力度。

=======================

韓國雙品牌的 電視銷售額 竟然如此之高..中國砸了幾兆資金,不計成本地搶攻面板市占率,就算成為面板業霸主,將來也只是淪為幫 韓國和日本品牌代工面板的苦力...

面板報價跌的越兇,日韓品牌的採購成本就越低,利潤就更高...

台灣沒有國際性品牌,日後就算真的率先讓 Micro LED量產,還是得依賴日韓品牌銷售.
京東方財報美化_折舊篇之2

京東方固定資產中,面板設備佔絕大部分,2017年期初固定資產1100多億,加入在建工程轉入280億,期末固定資產約1400億



我們把媒體報導京東方的設廠總投資金額加一加,大約3500億,怎麼差那麼多? 難道是我眼睛業障太重嗎? 首先來看看武漢10.5代廠、2016年開工的綿州6代LTPS和AMOLED项目,表定2017Q4、2016Q4開工,但看來是delay了,連在建工程上也看不到這一項。所以先扣465+460億。再來看成都光电6代LTPS / AMOLED,預定201705完工,也只動工了一半,所以線上說明會說的未開始提列折舊是沒錯了,連應在2014年完工的5.5代LTPS和AMOLED项目,都還沒完全完工,看來他們在LTPS和AMOLED項目上,遇到了不少困難呀。

號稱良率已達90%的合肥10.5代,也只完工43%,轉入固定資產的部分只有1.5%。2018Q1 轉入也不多,以京東方良率要到一定程度才會轉入固定資產折舊的邏輯來看,在Q1底,良率看來還是很慘的....

所以彭董講得沒錯,供需情況沒有報導那麼糟。

良率未能損益兩平前先技巧性列入在建工程,到一定程度才轉入固定資產,這樣做折舊就不用扣,可以美化帳面,損益表會好看很多,這也是中國的面板廠財報好看的原因之一。除了影響毛利的折舊外,因建廠而支付的利息,可以用利息資本化會計原則,不用算在損益表,而是列在建廠成本裡。





友達短線轉強,但13塊以上壓力重重,等季線站穩了,挑戰前高的機會很大.以友達的股性,還要耗一陣子.
尾盤最後一筆大單,是五月份最後上車的機會,是有什麼指數要調整持股嗎?
尾盤3.75萬張大單,竟然只拉高了$0.1,不知是否是因為 當沖 趁尾盤出貨,不過當沖尾盤才賣的 風險太大,萬一沒人接手就麻煩了. 所以應該不是當沖.

那3.7萬張的買賣雙方到底是谁,約定好尾盤大量交易, 可能等4點後的 分點交易資料出來,就能了解了.

MSCI 半年度指數 調整權重生效,大盤尾盤的交易量有813億,全天約2364億...這量好大.
鴻海尾盤出現4.2萬張 帶量下殺.
台積電尾盤出現 6.3萬張換手.

大陸京東方 竟然也在13:33 突然跟隨友達, 爆量大漲 5% , TCL 也在13:34突然爆量大漲 3% !!
韓國 LGD 反而沒有反應 ...

明天交易回歸正常後,友達會不會又跌到$13以下 ?

=================
根據MSCI明晟公告,本次針對MSCI成分股進行權重

調降 部分,依調幅排序,分別為台積電、亞太電、台塑化、佳格、中租-KY、聯發科、國泰金、中華電、亞泥及亞德客-KY,

調升 部分則有 台化、華新科、鴻海、台塑、南亞、台達電、第一金、合庫金、彰銀和台泥。

法人表示,MSCI指數追蹤以 被動式基金 為大宗,這類買盤特性是尾盤進行一次性調整,並不影響盤中行情。
至於收盤價,可能因升降因素,在尾盤出現相應的漲跌表現,但也 僅限於生效日有較大變化,後續外資操作回歸基本面
2360億的大量

看來大盤不是要飛就是要跌了

友達尾盤大量卻只漲1.5毛

應該是主力拉少漲盤跌反指標股,出已漲多股的手法


如果明天2409能再度大量突破13.5元

才能樂觀看待


也許要換牛皮股表現了也說不定


很多人的耐性都快被磨光了吧?


尾盤量大…因為今天是MSCI調整…請知悉

請問版大~~
您持有友達很多年了嗎?
最近還有一直在買嗎? 只買不賣嗎?
決定要買(或賣)的時機如何判斷?
感覺您是基本面派的,您會參考技術面嗎?
很抱歉問題有點多......
  • 380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