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qaf wrote:IHS:一季度电视面...(恕刪) x摩分析師真的很扯,分析超不準,當初高喊美律320台郡170,現在這兩檔根本腰斬,一大群人被套住。政府讓外資亂喊目標價,也是放任外資利用媒體控制股價,應該要禁止才對。只會看產業供應狀態,不會看各家公司的體值,這也能當領高薪的分析師?想看看,光從供需及市價可分析走勢,那聯電跟台積電這十年來為什麼差異這麼大。
pqaf wrote:經濟日報面板報價跌跌不休,外資摩根大通、滙豐證券最新觀點雙雙看淡面板業前景,摩根大通更直指,電視面板報價如「自由落體」跳水,將對雙虎群創(3481)、友達基本面帶來衝擊,同步評等「劣於大盤」。 經濟日報不就是上次報導京東方要以低於市價6成報價賣給三星的媒體嗎?然後三星以10.5代技術支援回饋後來京東方出來說明沒這回事,三星也根本沒10.5代廠,怎麼做技術轉移這些親中派媒體就只會配合空方出來亂大摩之所以成為輸家第一名在高檔買一堆套牢,轉空頭後又借券賣出是不是覺得奇怪怎不是大量現股賣出?買高賣低又不是傻子空單所佔的成交比重之大背後絕不是只是單純避險、套利那麼簡單
想不到大陸市場 55吋大電視一台 售價已經只有8千多塊台幣 ?! 台灣這個價格好像只能買到40吋.夏普 去年帶頭把大陸彩電市場的價格搞爛掉...夏普 也是間接導致 面板報價崩盤 的兇手之一. 當大家都搞低價時,夏普就沒有亮點了,得面臨銷售衰退的惡果.面板報價意外失控崩盤,加速趕底很好, 讓大陸業者開始恐慌失措,大陸面板投資人罵聲四起,拋售持股. 讓大陸業者開始認真檢討其產需調度.研調斷言 Q2不會有任何面板製造商能克服財務損失,全部都虧慘了.....這和彭董的樂觀談話有差距,對Q2營運獲利仍信心十足, 彭董在股東會時,會修正其看法嗎?===============來自中怡康對五一期間(4月2日-5月6日)線上線下渠道的監測數據顯示:在市場零售量微漲的背景下,零售額則同比大跌11%,整個市場低迷態勢和局面未改。同時眾多彩電企業為了拯救消極的市場和需求,再次採取老一套的“降價刺激”手段。其中不少國產主流品牌55吋大屏電視售價已經全線跌破2000元,最低在1800元左右。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長期佔據高端消費市場的外資品牌,也出現一輪深度大跌。中怡康監測數據顯示:三星電視和LG電視在市場上出現一輪急速下挫,銷售額分別同比下降34%和50%,創下近五年來最大跌幅。同樣,日本夏普在去年賣身富士康集團後,雖然一度通過持續低價策略搶奪市場,依靠曾經的品牌效應立杆見效,但是進入2018年以後低價競爭的負面作用也逐漸顯現,銷售額大幅下跌21 %。=======================本文來自智能電視網今年5月,在更大的庫存壓力下,電視面板價格下跌的速度比預計的要快,這給面板製造商帶來了 極大恐慌 。 5月份整體價格的大幅下降令 行業頗感意外。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電視製造商的需求卻正在增長,尤其是中國低端電視製造商,它們最近幾個月一直在與面板製造商談判,想要獲得某些「特殊」價格。心理戰 在談判中起著重要作用,為了鼓勵中國低端電視製造商重新填補需求,面板製造商已經為它們提供了Q2或Q3時期的價格保護,以支持他們推動出貨量的雄心。 根據電視製造商所要求的面板價格,遠低於上一個周期的最低點,並且還會創下新的紀錄低點,IHS預計不會有任何面板製造商能克服財務損失。值得關注的是,當面板製造商在第二季度陷入赤字時,他們的反應究竟如何。他們可能會被迫調整工廠利用率,重新安排產能,或者乾脆降低價格來推出面板,因此供應鏈突然中斷的風險不容忽視。65英寸液晶電視製造商之間的 價格戰 已經開始,較低的市場銷售價格可能會影響2018年下半年的銷量。此外,如果美國關稅問題得到解決,美國零售商可能不得不在第二季度繼續 恢復需求。
rrosarian wrote:錸德已經大幅超車....(恕刪) 撼訊4月股價飆到 $450,現在股價大約 $130....買投機股,警示股, 手腳要快,跟對方向,像中樂透,稍有遲疑,跟錯方向,就打入赤貧,準備慘套10年... 我自認無福消受...我個人這幾年買友達,帳上獲利只有2~3成,沒法大富大貴,還算有賺到一點利息,便當錢,比保守的定存獲利好. 最重要的是,不用擔心資產打3折,慘套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