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2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外資在240個交易日內賣超了917224張

外資賣 這麼多,還能撐在16以上!實在厲害!
小弟也一直稱職的扮演元大回收商的角色,可惜子彈不夠多,一大跌📉心就有點癢癢,就會進場小買。

Kevin1943 wrote:

台新金也沒比較強勢...(恕刪)
KELLY8116 wrote:
外資在240個交易日...(恕刪)
最近一個月台股11000點上下,所以我賺價差,獲利還不差,大家參考看看,有圖有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YXNC07ZKtc

股市的本質就是個大賭場,十賭九輸,那你為什麽還要炒股?
紓困後遺症/政府基金投資 減碼公股金控
2020-05-30 23:21 經濟日報 /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兆豐金控、第一金控等公股資優生罕見成為勞退基金、退撫基金等政府基金減碼對象,投信高層與公股行庫主管昨(30)日不約而同指出,一葉知秋,這是「紓困後遺症」領先指標,值得投資人留意。

15家上市櫃金控的前十大持股股東已全數揭露,有別於以往對外資股東的關注,今年最令投資圈側目的現象為,獲利與配息情況向來不差的兩大公股金控兆豐金與第一金,竟同被兩大政府基金減碼。

年報資料顯示,今年4月期間相較去年同期,新制勞工退休基金減碼兆豐金約2.7萬張、舊制勞工退休基金減碼兆豐金1,284張;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也減持第一金2.1萬張。

與此同時,新制勞工退休基金大筆加碼國泰金5.9萬張、富邦金3.3萬張、中信金2.1萬張,另外還以持股約22.1萬張躋身開發金第十大股東;勞工保險基金也加碼國泰金1.8萬張、富邦金5,949張。

政府基金不約而同砍公股金控、轉買民營金控,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昨(30)日表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那些民營金控旗下都有中型或大型壽險公司,獲利來源多元,且隨疫情回穩、股債彈升,壽險公司享有可觀資本利得。

其次,劉坤錫表示,公股行庫響應紓困政策,未來潛藏的呆帳會讓機構法人布局時轉趨審慎;不願具名的公股行庫主管昨日也感嘆,現在都在忙紓困,因申請條件寬鬆,連拿名牌包的都來辦理,忙到沒時間做財富管理業務。

該名主管說,法人金融業務目前能顧好既有客戶就不錯了,根本沒時間開發新客戶。估計公股行庫今年財管手續費收入與法金業務,成績單不會太好看。

群益投信私募基金經理人杜欣霈昨日也說,認同劉坤錫與公股行庫主管的說法,勞退基金、退撫基金砍公股金控、轉進民營金控是合理的決策,要是他也會這麼做。
fostery wrote:
紓困後遺症/政府基金(恕刪)

怎麼想法跟我完全一致?我也沒告訴他們?
fostery wrote:
紓困後遺症/政府基金(恕刪)

01投資人叫你不要碰壽險金控國泰富邦中信,你偏不聽,剛愎自用,到時候基金萬一破產,唯你是問.
fostery wrote:
紓困後遺症/政府基金(恕刪)

我個人覺得你們想太多了, 它們會減碼, 主要是在那個時間點, 兩家的獲利跟EPS衰退太多了, 雖然五月公布獲利有回沖很多, 但那是之後的事了~
J大大 wrote:
我個人覺得你們想太多(恕刪)

其實誰加碼誰減碼,這不重要,年底再來好好算一下,坦白說我也不知道誰會漲最多,否則我也不需要投資組合分散,就單壓個股就好了。
fostery wrote:
怎麼想法跟我完全一致...(恕刪)

這不是很多人知道嗎?
所以自己將第一金賣了
轉買元大和永豐
  • 30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