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高科技聯貸 上看1,200億工商時報 朱漢崙 2020.05.29繼國巨、友達光電之後,又有科技大廠出手籌組大額聯貸,金融圈人士透露,面板大廠群創已啟動300億元聯貸大案,並確定由兆豐、中信銀搭檔出任管理銀行。此外,據指出,宏達電亦準備籌組90億元聯貸,兩個科技大案幾乎同一時間浮上檯面,加上台銀籌組的450億國巨聯貸案,今年第二季的聯貸案陣容可說盛況空前,為國內沈寂已久的聯貸市場注入強心針。科技大廠聯貸案從4月開始陸續出籠,先由台銀推出的友達光電325億元聯貸案打頭陣,緊接著台銀在5月初再推出國巨450億元聯貸大案,也是今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起。現在兆豐、中信跟著接棒端出群創、宏達電聯貸,第二季聯貸市場也確定由科技大廠挑大樑。合計近兩個月來,高科技大廠所挹注國銀的聯貸商機,總金額已至少1,165億,若再計入貸款企業因為超額認購加碼的空間,在這些科技大案加持下,所貢獻第二季聯貸商機已上看1,200億元。2020年第二季科技聯貸大案概況其中台銀5月初籌組的國巨聯貸案已接近尾聲,據指出在月底前投審會完成最後一道審查程序後,雙方已確定在6月初完成簽約、撥款;根據最新的聯貸架構,除了台銀出任管理銀行,總共有六家共同主辦銀行,包括台銀、兆豐、華銀、一銀等公股銀行,星展及日系瑞穗銀行兩大外資銀行也入列。據了解,國銀共22家參與國巨聯貸籌組陣容,並且已有大約1.3倍的超額認購潮,此案最後的籌組上限將為540億元,在各銀行爭相熱捧之下,最後將以多少錢結案,受到金融圈高度矚目。高科技大廠陸續端出大規模聯貸案,這樣的場景在目前許多大型企業集團紛紛將聯貸轉自貸的當下,可說相當不易。聯貸利率上,據了解,儘管央行已降息1碼(0.25百分點),但上述各大聯貸案的利率仍以鐵板價1.7%訂價;對此國銀主管說明,在央行未降息前所訂的各聯貸合約,就曾附註「若有央行降息等因素,最低利率仍將以不低於1.7%為限」,因此在央行降息之後,聯貸利率1.7%的底限仍不會變動。
fostery wrote:R大,太多人不懂ETF(恕刪) 你寫的很對啊元大這樣玩也合法。因為規矩都為他改了。投資人當然也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所以投資人賠錢了。元大金還是爽抽手續費。真是好棒棒啊!台灣有些金控不能倒。沒想到連期貨ETF都不能倒。那些被下市清算的公司還真是倒楣。
rock255 wrote:你寫的很對啊元大這樣玩也合法。因為規矩都為他改了。投資人當然也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所以投資人賠錢了。元大金還是爽抽手續費。真是好棒棒啊!台灣有些金控不能倒。沒想到連期貨ETF都不能倒。那些被下市清算的公司還真是倒楣。 發行ETF的投信就是莊家,負責收取經理費管理費,淨值漲跌跟他無關,投資標的是期貨,只要控管不要Overloss,就好了,其實這次是金管會打臉自己,ETF淨值連續三日低於2元就要下市清算,這是他自己訂的遊戲規則,元大投信照規定申報上去下市清算,它又破例准繼續上市交易,元大當然要採取降低曝險比率及將當月期貨轉至12月遠期期貨自保,否則Overloss這筆數十億的交割款,誰要買單?投資人最多投資歸0,但投信Overloss還是要交割,不能違約.
聯邦金控 似也不錯聯邦銀談併購保德信人壽 不排除申請金控2020-05-28 23:23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聯邦銀行昨(28)日召開股東會,股東關切聯邦銀擬併購保德信人壽案進展,聯邦銀董事長李憲章雖證實聯邦銀有參與,但礙於保密協定並未多談。據了解,聯邦銀若未來真的拿下保德信人壽,籌資部分可能以現金增資普通股為主,至於金管會有可能鬆綁金控牌照,聯邦銀基本樂見,但那是最終如果確定併購成功後才考量。聯邦銀小股東除關切保德信人壽案,也對聯邦銀的數位金融發展,以及轉投資純網銀LINE Bank相當關注。此外,今年首季獲利較去年同期衰退幅度放大,小股東也很關心。聯邦銀總經理林鴻聯強調,聯邦銀經營原則向來是穩中求進、絕不躁進,用心經營才能讓所有股東放心。
Nino1975 wrote:版上各位大大請問最近(恕刪) 台新金也沒比較強勢我覺得它只是中規中矩而已你可以看月線圖跟其它金融股比就知道了我之前買它的原因就是認為它跟彰銀的僵局早晚要解套錢不夠我自己只有買60張而已,還好我有幫我老媽在低檔也買了52張我是比較看好元大金,我自己是元大跟台新2:1的金額在買今天元大因msci權值調整被外資賣下來很好啊!外資在240個交易日內賣超了917224張最好外資多賣點因爲我的電子股還在漲,還沒辦法轉進金融股目前觀察的標的還有中信跟永豐金我就這4檔在觀察,到我電子股的資金可以轉進金融股的時後看屆時那一檔的位階較低,那一檔就多買點畢竟金融股相對電子股較穩即使大盤高檔時,金融股如果跟大盤一起跌下來金融股的跌幅大部份會小於中小電子股這樣可以鎖住我電子股的獲利今年12000時就是沒這樣作, 所以電子的獲利又還回去了不管大盤漲或跌,我都是高持股型的每個人投資方法不同,無所謂好或壞最後能成為贏家就行
Katong wrote:最後一筆收盤價,近7萬張,把股價從16.45壓到16.25, 近7萬為何沒跌停?可惡,外資賣那麼多,為何沒跌至10元,沒卷賣,沒關係我有掛0.4%等著借出才40張不多,讓小散戶賺點利息…漲也好,跌也罷,等除權,息沒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