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6 15:13經濟日報 記者仝澤蓉/台北即時報導
上海商銀(5876) 26日受邀參加華南永昌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總經理陳善忠表示,2019年在各項主要業務穩定成長的帶動下,合併稅後淨利197.2億元,較上年成長7.4 %,稅後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146.6億元,亦較上年成長6.9 %,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每股盈餘3.50元,優於上年的3.37元,董事會已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2.05元,亦高於上年的2.0元,目前為銀行最高現金股利,現金股息殖利率約5%左右,這項股利分配案將提報6月19日的股東會討論。
今年第一季,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亦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全體本國銀行稅前盈餘較上年第一季衰退16.9 %,但上海商銀第一季合併淨收益仍達99.4億元,較上年第一季成長3.8 %,其中,淨利息收益成長5.9 %,手續費淨收益成長15.8 %。
第一季合併稅後淨利47.5億元,較上年第一季成長0.9 %,稅後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36.0億元,較上年同期微幅成長0.4 %,每股盈餘0.81元。
對於今年的展望,陳善忠表示,在美國聯準會降息6碼及我國央行降息1碼之下,勢必衝擊銀行業的存放利差及淨利差,上海商銀持續以企業金融為核心業務,提高國際金融業務的比重,以分散地理性的收益來源,達成區域互補作用,同時也兼顧個人金融的房貸、消費性貸款,以及中小企業放款,維持良好的業務成長動能。
海外布局方面,將持續深化滬港台三家「上海銀行」策略聯盟業務合作平台,並加速籌建大陸無錫分行,增資柬埔寨子公司AMK微型金融機構,布局更完整的大陸及亞太區域網絡。
2020-05-26 18:54 聯合報 / 記者黃有容/台北即時報導
口罩出口管制長達4個月,終於確定在6月開放外銷,同時也開放國內通路自由上架,經濟部長沈榮津今(26)日說明,目前除了每日徵用800萬片。作為口罩實名制和其他需求存量,其他產量可由廠商決定外銷或內銷。不過,醫用口罩最重要的原料「熔噴不織布」部分,經濟部也只保證這800萬片的量與價,其餘回歸市場機制。
台灣防疫成為全球典範,國內口罩產量為防疫大增,一躍為產量第二高的國家,但是口罩廠商過去4個月都因管制出口而不能接國外訂單。為了口罩廠商能「出國賺錢」,經濟部已經確定,自6月1日起,不再繼續管制口罩出口。
沈榮津今日和口罩廠商開會,會後說明,從6月1日開始,政府每日徵用量減至800萬片。目前有被徵用的廠商,依照過去繳交量的比例,每周交到衛福部指定交貨地點,其餘產量,就開放廠商內銷和外銷。
沈榮津指出,由於實名制的需求也一直在下降,因此減量到每日徵用800萬片,讓廠商有餘裕「卡位國際市場」,這個時間點,以及減少廠商徵用壓力,廠商都認為「滿好的」。
不過,沈榮津也說,每日徵用的800萬片口罩維持每片5元,但「回歸自由市場」的口罩定價會是多少,經濟部不會管,熔噴不織布也只要求11噸、也就是足以供應800萬片口罩的部分「穩價穩量」,其餘口罩的物料成本,就要由廠商自行去談。萬一真的什麼實行上的困難,經濟部會有彈性。
新冠肺炎疫情在台灣趨緩,相對需求也減少,在開放自由內外銷的同時,經濟部和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也達成共識,如果庫存低於1億片水平,就會提高每日徵用數量到1200萬片。
......................................................
口罩股 經濟部也只保證這800萬片的量與價,其餘回歸市場機制
希望元大金在16.5以下待久一點
時間拉長,是不是現在元大金要跟上其它金融股的漲幅了
台新金如果真的擺脫跟彰銀的僵局,台新金後續怎麼走
希望我出脫電子股轉進金融股的時後
元大金能買到17以下,台新金能買到13以下
目前選的標的還有永豐金
其它的官股跟中信金都有跟上大盤的漲幅
錢沒那麼多,等以後有更多錢再來佈局
往12的列車不久要出發了⋯⋯今天的法說會,雖然因為疫情因素衰退,但整體而言還是正向發展。
永豐金法說會報佳績 Q1手續費淨收益創單季歷史新高
5/26 15:11
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台北即時報導
永豐金控今(26)日召開第一季法說會,永豐金控總經理朱士廷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一季稅後盈餘23.5億元,雖較去年同期衰退37.3%,不過在銀行與證券的財富管理及複委託業務,不受疫情衝擊,反而逆勢交出漂亮的成績單下,第一季手續費淨收益39.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28.0%,金額再創單季歷史新高。
永豐金控第一季淨收益87.8億元,稅後盈餘23.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21元。其中利息淨收益43.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2%,主要是因為放款動能顯著且存款成本下降,股東權益報酬率(ROE)6.43%,每股淨值12.95元。
永豐銀行第一季稅後盈餘26.2億元,整體獲利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不過永豐銀行總經理莊銘福表示,第一季財富管理業務手續費淨收益達17.2億元,較上季大幅成長195.1%,較去年同期也有18.7%的成長,核心收益仍維持穩定的成長。此外,永豐銀行積極進行數位轉型,去年上線的「大戶DAWHO」數位帳戶的開戶動能仍強勁,持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到今年第一季為止,開戶人數已達18.6萬人(開立帳戶數為37.2萬戶),對於帶動銀行的相關業務成長有相當的助益。
永豐金證券第一季稅後盈餘1.1億元,永豐金證券總經理江偉源表示,第一季經紀與複委託手續費收入持續成長,帶動穩定性收入達17.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5.2%,證券持續積極發展複委託業務,市佔率穩居第二,帶動第一季泛財富管理手續費淨收益達5.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77.1%。一月開辦「豐存股」業務以來,目前扣款戶數達近5千戶,累計扣款金額已突破1.2億元,存股具分散買點以及小額長期投資累積資產的特性,相當看好存股的市場成長潛力。
朱士廷表示,2020年金控仍聚焦強化資產配置;提升經營效率;提升手續費收入;衝刺海外收益;積極進行數位轉型;深化公司治理、永續發展與風險控管等五大經營主軸,既定策略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惟疫情衝擊經濟活動,將持續關注客戶違約風險,並配合政府紓困措施,協助客戶渡過難關,亦將從中尋求商機,減緩疫情對永豐的衝擊。
Kevin1943 wrote:
記錄一下自己5/21...(恕刪)
2020-05-26 19:32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國際金融市場近年亂流頻仍,從去年的美中貿易戰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資本市場大幅波動。不過,觀察金控公司陸續公布的十大股東名單,可以發現向來重視長期公司經營與穩定配息的主權基金,仍然擁抱了不少金控股,持股總市值超過500億元,國外主權基金最愛哪些金控股呢?
台灣金控公司的獲利穩健,向來是外資青睞的標的,開始吸引國外主權基金的買盤大手筆「進貨」,可追溯到2011年起,大舉持股金控股的主要有四大主權基金,包括油國主權基金沙烏地阿拉伯央行、阿布達比投資局以及挪威央行、新加坡政府等。但2018年國際油價激烈震盪,促使油國主權基金大舉退場、賣股抽回資金,使得沙國央行、阿布達比投資局等不再是金控十大股東的常客,迄今未再回頭,挪威央行、新加坡政府也見減碼。
不過,從今年新公布的金控十大股東名單觀察,挪威央行與新加坡政府這兩大最愛金控的主權基金,有重新眷顧加碼的跡象。
新加坡政府與挪威央行可說是最愛國內金控公司的兩大外國主權基金,兩者著墨的金控股均有六、七檔之多,占上市櫃金控股近半。綜觀其對金控股的布局,玉山金(2884)與中信金(2891)是「唯二」同時受兩大主權基金青睞的金控,兩大主權基金均居兩金控的十大股東,近一年來兩大主權基金對玉山金、中信金都是大幅加碼,是最受其偏愛的金控股。
其他的金控股中,新加坡政府位列十大股東的還有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元大金(2885),挪威央行則是台新金(2887)、永豐金(2890)、合庫金(5880)的十大股東。
另外,根據開發金(2883)、日盛金(5880)去年資料,挪威央行也是其十大主要股東,第一金(2892)則有新加坡政府,而兆豐金(2886)前十大股東看不到外國主權基金,但前20大股東也有包括這兩大主權基金。
新加坡政府對金控股的持股相當「堅定」,以玉山金為例,近年來都穩居十大股東榜單之內,去年一整年更是積極加碼,持有玉山金股權比重從前年的1.66%,提高到2.66%,十大股東的排名也從第五名晉升到第四名,一年來大舉加碼持股將近2萬張。
挪威央行則是從玉山金十大股東名單榜外,新進榜並竄升至第八大股東,持有玉山金股權1.34%,持股張數15.5萬張。
中信金也是兩大主權基金寵兒,新加坡政府主權基金穩居中信金第四大股東,持有中信金股權比重從前一年度的1.88%,提高到最新的1.98%,持股張數大增約2.1萬張。
挪威央行對中信金加碼狀況與玉山金類似,也是從十大股東榜外擠進榜內,居中信金第八大股東,持股比1.59%。
除了玉山金與中信金之外,根據最新資料,新加坡政府主權基金持股富邦金1.34%,持股國泰金1.07%,較上年度資料持股呈現減碼,持股元大金2.15%則是加碼,第一金上年度資料顯示其持股則為1.25%。
挪威央行主權基金持股台新金的1.24%,持有永豐金1.42%,持股合庫金1.14%,持股元大金2.15%,均為加碼,開發金、日盛金去年資料顯示其持股比分別為1.4%、0.91%。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