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7

[定存股][退休股]中華電信2412 花農交流園地

劍神路亞 wrote:
中華電信可扣抵稅額比率...(恕刪)


請問明年開始的可扣抵稅額減半的政策,
若中華電已經扣繳且可帶出的各項稅額,假設是20億,
今年是分配股利時可以帶出這20億已扣繳的稅額,若就是換算成今年的20.78%。
新規定是,明年這20億已扣繳的稅額,只能讓你帶出10億,剩下10億充公不讓抵稅? 還是剩下10億依然在中華電的帳上,將來還是可以依比例在股東分紅時帶出?






totoy wrote:
小弟今年有辦移轉的動作 從某家證卷轉到另一家 (想說要統一管理)

是這個原因嘛???

如果是要找誰呢??是證卷商還是中華電信阿??...(恕刪)


請您先查一下 是否入到舊的證券銀行帳戶

若沒有
這可能是您把舊的證券銀行帳戶給銷戶了 以致股息進不來
請找您目前持有中華電的券商處理 再以支票方式領取






Nuke worker wrote:
請問明年開始的可扣抵...(恕刪)


當然是充公給政府

花農只能含淚吞下了

我是希望花店能現金減資不發股息 想要提現金 可賣出部份持股
Nuke worker wrote:
請問明年開始的可扣抵稅額減半的政策,
若中華電已經扣繳且可帶出的各項稅額,假設是20億,
今年是分配股利時可以帶出這20億已扣繳的稅額,若就是換算成今年的20.78%。
新規定是,明年這20億已扣繳的稅額,只能讓你帶出10億,剩下10億充公不讓抵稅? 還是剩下10億依然在中華電的帳上,將來還是可以依比例在股東分紅時帶出?


新制開始實施後

所有上市櫃公司的50%可扣抵稅額的錢將進入國庫(每年多收400億稅款)

希望政府別再亂花錢了


財政部指出,近年來國際間已有將兩稅全部合一制改為部分合一的趨勢,兩稅合一自1998年實施以來,每年減少稅收約800億元,10多年來累計稅損已近兆元。民間也有全部廢除的聲浪,考量衝擊過大,先採部分合一制。官員指出,投資人是否投資股市或參與除權息,會評估本身資金運用與預期獲利,稅負並非唯一考量因素。

劍神路亞 wrote:
新制開始實施後

所有上市櫃公司的50%可扣抵稅額的錢將進入國庫(每年多收400億稅款)



momoweb wrote:
我是希望花店能現金減資不發股息 ...(恕刪)


以減資的手段就可避過這一劫嗎? 這是個好方法!

分股票股利~再減資~~~健保扣不到~抵扣稅率也扣不到吧~
或是保留營餘,用發公積這個~應該也是扣不到吧
但是~~~應該不是這麼簡單就讓你混過去的
我們可是吃銅吃鐵的萬萬稅政府耶
tree18 wrote:
分股票股利~再減資~~~健保扣不到~抵扣稅率也扣不到吧~
或是保留營餘,用發公積這個~應該也是扣不到吧~...(恕刪)


  很多人真的很有趣,以為減資和配息是相同的事(股東都有拿到現金,不就一樣嗎?)。減資減的是資本額,配息是從淨值拿出來配。配出去的淨值只要每年有賺錢能補回來,就會一直維持不減少。資本額減資後會變少,而股價會升高,因此會越來越不夠支應5%殖利率所需的現金總量,另外資本額低於某值,你可能連參與頻段投標的資格都沒有,講極端點,資本額減到0公司就應該下市清算結束了。因此你中間不增資(增加資本額,用股票股利或辦理現金增資來達成)是玩不下去的,所以不可能用無限次減資5元代替配息5元。不要再想一些天馬行空的事了。

  另外一堆人完全沒搞懂當初減資的奧秘,我已經把背後原因的數字貼在另一棟樓了,當然電信股週期很長,但是數字已經告訴你背後真相,只是大家不願意去正視而以。

PS: 如果你是一位想靠電信股退休養老,但沒看過我在本樓之前的發文,建議看一下,然後搞懂上文中提到另一棟樓中的數字,你將會發現如果趨勢沒改變,你正在投資的是有點像台北的房地產的商品,價錢越來越高,租金回收率越來越低,當然毫無疑問目前的股息殖利率是比房租報酬率高。但是如同房地產的價格一樣,這不是你小戶能決定的,明明收益率變差價格卻還一直漲,你需要現金可能得賣出股票(這倒是股票比房地產好的地方,你不用賣出全部股票,但房子要整棟賣),你能決定的只是要不要投資這種商品而以。先搞清楚一點再投資是絕對是比較好的。

PS2: PS1中說股息殖利率降低,但房地產的租金基本上是增加的,只是跟不上房子的漲幅(老房東若跟漲租金受益最多,房價租金都賺),但電信股卻不是這麼回事,有些公司(是哪家?知道了會嚇鼠人)甚至還相反,不要相信一般人口耳相傳的說法(目前的股價表現我是真的無可反駁,但基本面數字就在那裏),請用數字而非口耳相傳做為基本面的真相。

PS3: 正確做法應該是做點研究,將資金分批投入營收、淨利都在成長的公司,若中間公司出現問題,考慮停損,若能投資到成熟期,則考慮領股息一陣子或賣出換標的。這些都不懂也都不想研究瞭解,就分批買入0050,至少報酬率貼近大盤,一切看台灣的國運。

pineman wrote:
  很多人真的很有趣...(恕刪)


當初2006~2008不是辦理過公積配股然後再減資~所以流通股數不變~投資人拿到減資的錢,減少的應該是公積不是資本額吧
是後來兩次的實質減資~推升股價才來到100元上下,這才是減少資本額~讓財報或是YOY好看吧

我的意思可不可以像今年一樣~賺了五元~~只分兩元,另外兩元由公積發出(公積不扣健保和所得)
另外三元再存入公積內~明年再用同樣方式發放...
不然以今年的方式~~~另外賺的那三元跑那去了???

劍神路亞 wrote:
希望政府別再亂花錢了


難呀

光是最近的"國寶人壽"....等等

就嚇死人


省小小,開大大!
平安、健康最重要
  • 98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