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百練生 wrote:mLED 是屬於 後段背光模組的應用,
450億的支出應該...(恕刪)
IT(PC/NB)等低價面板的背光模組,可能是由 友達大陸的模組廠組裝背光.
TV 則是由友達出貨cell半成品給 品牌客戶自己組裝,或送到指定專業背光模組廠商組裝,
手機,可能是部分由 友達一條龍服務,部分由客戶自行外購背光模組.
mLED這方面的商機,比較屬於 晶電,隆達等磊晶,晶粒廠,和 瑞儀,中光電等背光模組廠上... 但友達是 LCD cell 廠,是花錢向 隆達買LED,或 把半成品交給瑞儀組裝背光模組.恐怕受益有限.
且 mLED成本高,只有售價高的 高階的電競螢幕 或 高階的 旗艦級電視,才會用到.
筆電 和手機 有耗電的考量.對 mLED是否可接受,待觀察.
uLED 這個比較屬於面板廠的商機,但技術仍有瓶頸,目前業者推出的樣品只有2吋左右,解析度低...uLED想要真的在NB,IT,TV上大量應用,可能還要等3年.
===================
友達ADR 是以 1:10 換股. 現在仍在紐約流通的ADR 大概有 44m(百萬)股,相當於 44萬張台灣普通股.友達全部資本額有 962萬張,
ADR 和 台灣普通股 ,數量差距很大, 我覺得是 要以台灣普通股為基準來追價,而非 台灣普通股 去追著 ADR跑. ADR就算大漲或大跌10%,是可稍作參考,是否有什麼突發性國際事件發生,但通常對台灣普通股影響不大.
通常ADR每日的交易量約1m~2m股(相當於 2萬張普通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