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31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跟樓上j大想法一樣
真的是快忍耐不住..
每天不是開高走低 就是開低走到底
盤中不管拉到多高
最後都是打回原形到平盤 甚至反而翻黑
悶到爆...
今天本來有機會
結果殺出金融股這程咬金吸走資金
真是有夠不順的...
wenchienl wrote:
所謂的嘎空,是想嘎...(恕刪)



哈..我用詞可能不太嚴謹.....
不過我說的的確是借券賣出的回補.....
即便這可能是外資避險的策略..但上漲的過程也勢必要券償..才不會又繳利息又虧了價差.....
當然這不是融券..所以用嘎空這詞不太嚴謹..不過回補時產生的力道也如同融券嘎空的效應.....

用詞不當..Sorry啦...
借券放空來避險
通常是要不到券
一般券商的券很少
根本不夠用

如果你常常放空 你就會知道
雖然在很多家大型券商開戶
下了半天根本白作功課
沒有配額


常常有人說這樣那樣
實務上,卻是作不出來
很多事都是想像大於事實

jazzman888 wrote:
當然這不是融券..所以用嘎空這詞不太嚴謹..不過回補時產生的力道也如同融券嘎空的效應...(恕刪)


不會有回補的力道,用手上現股還券即可
不必在市場買進

這是外資借券賣出,不是一般散戶的融券放空

soogoo wrote:
借券放空來避險通常...(恕刪)



嗯..所以外資借券做空已經成為事實..還借券賣出了四十多萬張.....
現在的重點已經在外資現貨四百多萬張及借券賣出的四十多萬張.....
後續這兩股勢力都會影響股價的走勢....
看來, 明天會回測本波的低點, 甚至小灌破都可能
外資是否會使用借劵賣出來避險,我也搞不清楚? 網路查不到相關資料

據我片面的知識(可能有誤)
特定外資如果看空友達後勢,要幫手上現股避險,直接賣出或降低持股不就好了,外資又不像大股東持股賣出需要申報或董監有股權限制,何苦浪費借劵費用,大費周章去向其他人借來賣?
若只是為了一時淡季利空避險,日後打算再買回,這便得浪費交易成本(交易稅+手續費),所以外資應該會花點小錢採 期貨槓桿避險吧?

為何要利用期貨避險?

台灣股市的除權息旺季,外資為了迴避參與權值股除權息,避免被課徵20%資本利得稅,於是將手中持股轉換台灣50ETF去避險避稅;但又不是每家外資都會剛好完全持有這50大權值股,所以就去台灣證交所借券,並同時期貨市場避險,避免手上的借劵價差風險.


散戶融劵的還劵方式,有 買進 或 現股還劵,兩種方式. 通常 會選擇現股還劵,是因為散戶看空後勢,擔心現金增資或除權 有時間風險,,所以預先在高價時融劵賣出,事後拿到新股時,再以新股還.

如果 散戶手上已經持有10張友達,既然看空後勢,認為3個月內股價勢必腰斬,就可斷然賣出全部10張現股, 為何要選擇繼續持有那10張現股,再同時額外花一筆9成擔保金,融劵放空另外10張友達, 等到日後股價腰斬時,就算用原先的10張現股去還劵,如此結算後,融劵的獲利和現股的損失剛好相抵,的確是避免了現股的跌價損失, 但卻浪費了融劵成本和擔保金利息. 似乎沒有套利的作用,當初直接把現股賣光,轉成現金不就好了,何必多此一舉?



特定外資旗下某位客戶,若手上已經持有70萬張友達了,既然看空後勢,當即全部賣出或減少現股水位,為何要花140%的擔保品(現金或現股)和借劵費用,去向證金公司或外資的其他客戶,借劵賣出另外50萬張友達呢?
賣出後雖可取回部分資金另行運用,卻讓大筆擔保品資金被質押住,
日後就算是用自己手上50萬張的現股去還?,把左口袋放進右口袋, 這樣的避險方式,好像是多此一舉,反害自己70萬張現股帳面上產生價差損失,這樣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似乎沒有意義...??

有一種情況,如果是法人大股東有持股賣出限制,或許就會透過借劵賣出的方式,來降低持股的跌價損失.所以金管會為了避免公開發行公司董監事、大股東利用借券有價證券規避歸入權與內線交易的適用,金管會表示,公開發行公司內部人,不得進行有價證券的借貸交易。

我是覺得
特定外資若想借劵賣出放空友達,必得先出清手上現股,這樣才有套利空間. 既然看空後勢.花錢跑去借劵賣出,卻放任現股跌價不賣,好像不太合理?pe#25
外資有很多家組成,同一家外資高盛,旗下還有分 看多的客戶,也會有看空的客戶或看空的自營部,
A客戶看多,選擇繼續持有或減碼調節,
B客戶看空,就得出清持股,再向A客戶借劵賣出. 日後,B還劵時,就得從集中市場買回現股,還給A.

我看證交所公布的借劵賣出管制表,只有 "當日還劵" 的項目,沒有 "現股還劵"的項目,我不確定,法人是否可選擇用 現股還劵的方式,回補還劵???
pqaf wrote:
我看證交所公布的借劵賣出管制表,只有 "當日還劵" 的項目,沒有 "現股還劵"的項目,我不確定,法人是否可選擇用 現股還劵的方式,回補還劵???...(恕刪)


面板目前的確是多空交戰..消息業績優劣雜陳..說真的持股的我們很難不被影響.....
這也是我為什麼覺得很折磨的原因..事實上業績不錯阿..這一兩年都還有不錯的光景啊.....
但是股票如同驚弓之鳥..一有風吹草動就上下震盪..持股的耐心雖然有增長..但是也快走向極限了.....

累阿..下周法說是最後一次的試煉..再變成法會我就不玩了..再也不操作這類的股票了.....
  • 38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