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卡故障 wrote:談興大發,來多個嘴.
外勞不進來--〉企業出走--〉勞工沒了工作機會,根本沒談薪水的空間
外勞進來了-------------〉搶勞工工作機會,談薪水的空間狹小
好奇怎麼處理,才能圓滿保留勞工的工作機會和提升薪水

外勞不進來--〉企業出走--〉勞工沒了工作機會,根本沒談薪水的空間
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會出走,而是自然淘汰,產業自然升級,低毛利與密集勞力工業會出走,產業並不是沒有出走過,製鞋,成衣,加工,這些以前都曾經台灣no1,現在呢?
工廠外移了,先去大陸,再去東南亞,現在去了印度,非洲,也都還活著,這就是個過程而已...台灣也還活著不是?
外勞,並不是本來就存在的,是民國80年李登輝總統開放的.
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每一個總統上台後都會做一件事,推出重大建設,拉抬經濟,但只有蔣經國成功了,並不是蔣經國的建設計劃有多麼的驚天地泣鬼神,事實上十大建設也沒有全部成功,而是那時沒有外勞,沒有引進新勞動力,國內就這些人口,包商缺人,缺的急缺的凶,加錢加到比同行高,高到讓勞工有感,自然有人.
加錢搶人,就進入良性循環,勞工口袋飽滿,消費自然上升,消費能力年年上升,自然造就出新需求,從食衣住,到行,再到育樂,新商機不斷出現,,,60年前泥水匠師傅一天的收入不到200,40年前升到一日2000,這個效應擴散到全台灣所有行業所有人,就是(台灣經濟奇蹟).
蔡英文總統,上任至今2年3個月,外勞人數從60萬,變成近70萬,,,

當然撒再多的建設也沒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