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敢真金白銀的玩OP,但是輸錢都只會拿教科書來講~而且一知半解..


這主要有兩個問題點
1.價差交易的真相
任何看盤軟體,相信都會提供價差交易的試算
例如多頭價差,空頭價差等等的;但是都不仔細看,軟體它是說選擇權"結算日後結算的損益
看清楚了..是"結算日後";所謂的價差交易鎖虧損就是要等到結算日後結算出來的金額去算
在結算日之前這期間,例如10000P價值20,8000P價值1000,這誇張的價差出現
也沒關係,因為還沒結算。
但是平常是因為有程式單和人工單的關係,如果出現這樣的誇張價差,一定會有OP的套利單進去將價格打回趨近合理價
價差單的保護原則只算在單純SB1:1 開SPAN的狀況下
2.賣出買權價值在大跌時反而大漲
正如我上面講的,選擇權在任何時候(小大漲跌)都可以出現不合乎"常理"的價格。
舉個例好了:
例如Iphone初代機以電子機器折舊來看,一定比IphoneX便宜
但是市場當下有人願意出比IphoneX新機更高的價格買Iphone初代機,這樣只能說不合乎"常理"
並沒有任何的問題存在。
再一個例子來看,以股票來看
台股總是有一些股票公布很爛、超爛的財報後,隔天居然股票漲停,那這樣不也不合乎"常理"
不合乎常理沒錯,但是市場說了算,沒人規定財報差就不能漲停,正如沒規定大跌買權就不能大漲一樣
法律也沒規定說OP哪檔在何種情況只能漲或跌(這樣規定誰敢玩)
結論:
大跌時買權大漲這在台指OP史上,不是第一次了
總而言之,總有人學不乖,賣好賣滿;364天賺的,1天就吐回去。
最後結論,當天因為保證金不足,造成期貨商大量不計價砍倉,同時是因也是果,爆倉本來就合理。
但是如果因是有人在市場故意大筆金額打穿,這才有需要政府介入的空間。
當賣方不是怎麼好當的,平常只知道按鍵按一按,賣出買權賣出賣權。
你有仔細去研究法則或規定嗎?你有去發現有時候市場會出現不合理的價位嗎?
沒有~只知道結算日收錢而已,出事就跟樂陞一樣找大頭鬼政府就好
這市場是吃人的世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