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ceAzhe wrote:雖然我也站在多方但...(恕刪) 沒辦法 不這樣安慰自己睡不著覺但本來是這樣 大量買超的外資都在21號以後 當時價格已經漲起來到21.15左右看前六十日也沒買多少張應該是不會這樣突然認賠大量清出的吧這樣一點也不合理---------------------------------------------------------------------而且新加坡商瑞銀(買超最多的)昨天賣超4000多張 今天就沒有了 還小買193張小摩也是 今天沒賣多少張而大摩還是依然買超中我們這些小散戶不要自亂陣腳
小弟奈米戶,今天盤中20.25就先出掉了…還好收更低…其實昨天就想跑了,原本小賠2k,今天賠快5k…真是慘~~~希望還在車上的大大也能夠v型反轉賺錢,明明業績就沒這麼差居然掉成這樣…百思不得其解還是先跑了!
近期運價回跌是事實,外資沒有落跑也是事實。但是只看法人的進出量來判斷股價的趨勢,可能忽略了散戶的力量。那些在起漲前就抱了很久的散戶,在高點沒出(期望股價更高),一遇到回檔就逃命,少賺總比回到起漲點好吧。在這裡互相取暖的投資者,大部分都是站在多方。可是在沒有法人願意帶頭反攻的話,盤勢還是被消息面所影響。換個觀點,那些有能力放消息的人,才是這一波的大贏家。
分享友人的分析見解【長榮海運】九月營收有機會再創歷史新高,子公司【長榮香港】力拚年底列入合併營收!自從上週五(9/8),長榮公布八月營收137.64億不符合市場預期後,長榮股價在短短三天(9/11至9/13)就重挫近1成(22.2→20.1),連帶使得陽明八月所繳出的125億亮眼營收數字,市場不為所動。為何會如此呢?因為長榮八月營收137.64億縱然是歷史次高點,但市場多數認為,貨櫃海運運價在八月達到高峰,但長榮八月營收為何逆勢月衰退(較七月143.14億減少約6億)?以此引發市場疑慮,是否出了什麼問題?為此,我今天下午特別致電長榮公司,希望釋疑。長榮表示,七月營收數字亮眼,主要是因為七月從遠東出口到歐洲及美國的運價不錯所致,但歐洲線八月回程亞洲的運價就沒有像七月那麼好。另外,美國線八月運價雖然是今年最高,但由於結航因素(須按照完成航程比例認列營收),因此使得有一部份高運價營收,會遞延到九月才認列。以上就是長榮營收七月高、八月低,呈現些微下滑的主要原因。長榮公司表示,八月份整體載貨量都是維持高檔水準的,不用擔心,預期九月營收在遞延認列因素考量下,假設九月最新運價不要下滑太多,是有機會恢復成長的。另外,有關報載各航商集體醞釀在九月中再次調漲運價一事,長榮表示,目前航商與貨主尚在拉鋸談判當中,是否能順利調漲?還需市場做最後決定,而最後運價調漲結果,將會在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真實呈現出來。http://www.sse.net.cn/index/singleIndex?indexType=scfi最後,還有一點有關長榮的重大利多不得不提,而這項潛在利多,也是目前市場多數都忽略的。還記得嗎?長榮在8/11晚間曾發布重大訊息表示,長榮及子公司將合計出資新台幣64.37億元,取得長榮香港80%股權一案。本案,據長榮公司表示,現正送交經濟部投審會審議當中,一旦審議通過,長榮將立刻執行後續相關交易事宜。長榮表示,公司方面希望該案在今年底前就能交易完成。而一旦交易完成,日後長榮香港的每月營收,就會併入長榮海運每月營收計算。至於長榮香港具體可貢獻多少月營收,公司方面表示,不便透露細節。【結論】長榮上半年EPS已經達到0.88元,如果按照營收季成長幅度及考量運價上漲關係,個人認為長榮第三季應該有賺1元的實力,以此估算全年就有機會賺2元以上。而以今天(9/13)的收盤價20.15元來看,長榮股價似乎被低估了。股價在經歷劇烈修正之後,應有機會再反彈回升至合理價位。【備註】外資在長榮8/11公布第二季超優財報後,累計8/14至9/13共計買超長榮16萬5674張,買進均價落在21至21.5元以上。看看今天(9/13)收盤價20.15元,外資顯然是嚴重套牢的,我們怕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