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狼01 wrote:高應收帳款.....是這行業特性沒錯~這家的風險似乎不在此,應在於其公司結構是"控股公司",一般投資人很難了解其真正財務狀況~恕刪) 就算不是控股公司,一般人也是無法了解上市櫃公司的真正內部財務細節吧。但看公司過往紀錄,我覺得大聯大在台股算是正派經營的公司啦!長期投資買這檔真的不用擔心太多。
dajenwang wrote:當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有間公司貨物放著生灰塵,但是上面有很多張不同時間的進出口標籤時...(恕刪) 這段話看起來似乎有些端倪!民國95年吧?莫名其妙的跌到9.x元,股價落底之後消息見報,第四季打庫存,盈轉虧。歷史有時重溫一下可以惕勵自己,且莫一頭熱。小心駛得萬年船,時刻準備好最壞情形下的應對之策才能長保安康。
折衷方式好了,如果對這支股票不是很有信心,但又覺得是不錯的投資標的,就買少少幾張當長投,我買5張當存股,如果有再多買的話,就賺價差,我有一個想法,如果再把賺價差的部分拿來降低存股的成本,這樣很快就可以變成零成本了,變成零成本之後就可以和這支天長地久囉!除非這支後來變很差,配不出股利來,就全賣掉。
只是回到這幾年的中間價位而已,怎麼有人認為快倒了似的!個人買了些大聯大,自然是因為看好;但買得不多,也是因為有些疑慮。又期待又怕受傷害,應該是大多數散戶的心情寫照吧!小心考慮風險當然沒錯,但也無須自己嚇自己。如果覺得投資個股風險太高,就買ETF吧,絕對不會變壁紙。
wangxyz wrote:只是回到這幾年的中間...(恕刪) 看到公司的高負債比還在持續往上現金流量又不多讓我想起載貨滿滿的貨車,司機把油門踩到底~~~衝啊!衝啊!結果發現司機已經下車了(大股東一直在賣股票)
一向不太用功的我,除非重押幾百萬的個股,否則不想花時間去研究太瑣碎的事。今天花些時間,簡單地瞭解一下大聯大的負債比、現金流量。個人結論是:因產業別不同,這種簡單的表面數字,參考一下就好,除非能更深一步去發掘細項財報。至於大股東逃命之說,應該大家都知道,富爾特每年總要賣個幾千張來美化帳面。投資永遠都有風險,我可能看錯,那就賠點錢認輸,從別檔賺回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