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年糕先生 wrote:這次操作所處的盤勢實在太黏
副本166XX 4口小台空單進場
持倉期間2、3次以為獲利要拉開了,很想PO文炫耀一下,但都忍住,因為物極必反,接下來很快都會被打臉,後來也果然遭遇一次又一次的上拉…
上週四長假前,由於收盤前一度大漲,離停損線很近,為避免停損成本超過預算,依避險策略規畫而採平倉出場而不是極價外選擇權避險及期貨留倉,但我平倉後的心裡是糾結的,因為隔天週五就大跌下來了

以下是糾結點,究竟放假前且指數接近停損時,是要先平倉後回補好? 還是以反向選擇權避險(設在停損價位)及期貨留倉好?
分析了很久,應將收盤時~週一開倉視為一筆交易,假設放假後往上跟往下的機率各半,則以這筆交易的風險報酬比來看是否划算,分析的結論: 這風報比跟該放假期間的波動度大小有明顯正相關
- 放假期間波動度越大,那麼風險報酬比低(不划算),以這次放空為例,假如50%機率向上,而向上幅度為3%(即期貨虧損3%),加上選擇權buy call獲利1%,整體虧損2%,另外,50%機率向下3%(期貨賺3%),加上選擇權buy call虧損1%,整體賺2%,整體賺2%(報酬)與整體賠2%(風險)的比例為1比1,期望值0,相較於副本策略回測的風報比1.5比1且勝率65%,期望值0.6%(1.5%x65%-1%x35%),相較下不划算
- 放個期間波動度越小,那麼風險報酬比較高(划算),以這次放空為例,假如50%機率向上,而向上1.5%(即期貨虧損1.5%),加上選擇權buy call獲利0.5%,整體虧損1%,另外,50%機率向下1.5%(期貨賺1.5%),向下1.5%期貨仍未達停利條件,待後續停利條件達成時之期貨最小利為2.5%,加上選擇權buy call虧損0.5%,整體賺2%,整體賺2%(報酬)與整體賠1%(風險)的比例為2比1,期望值0.5%(2%x50%-1%x50%),相較於副本期望值0.6%,勉強是門好生意
- 綜上,長假期望的波動度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因為放假時每天的波動度可能互相抵消,也可能同方向疊加放大,所以波動大的機率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我最終仍維持原策略~ "當放假前接近停損價時先平倉,待開盤回到平倉價才接回"